茶素國際醫科大的考試和統考模式不太一樣,每年教育下發的大綱,茶素國際醫科大也給各個教研組下發的。
不過下發歸下發,茶素國際醫科大的要求更偏向於臨床。畢竟全國所有的醫科大有附屬醫院,只有茶素國際醫科大是附屬在醫院的。
雖然有點另類,但華國所有的醫學院,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不羨慕茶素國際醫科大的。
尤其是普通老師的待遇,這放在華國,幾乎可以比擬大漁村的貴族學校的老師了。
當然了,茶素張黑子的錢也不是這麼好賺的,茶素國際醫科大的教材是自己出的。
每年教研組在出教材的時候,都能脫層皮。茶素國際醫科大不要求老師一年出多少論文,但必須保證每年參與的教材章節過關。
不想編著教材,也沒事,你可以出論文,二選一。
說實話,出教材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
既要保證不脫離臨床,還要能有一定的科研性,既要經過循證醫學保證教材的資料詳實,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每一次當教材被張凡簽字透過後,老師們都感覺有一種尼瑪昇華了。
教育部這邊對於茶素國際醫科大的教材自編頗有微詞,不過也就是在高晶晶面前微微詞一詞,當著張凡的面,還是會說教材很有水平的。
其實早些年,華國的醫療教育的難度還是相當高的,別的不說,那個婦科老奶奶一輩子沒結婚,這是當年的校規規定的,女生想學醫就別想結婚。
後來醫療教育難度的下降是因為華國缺醫少藥,醫生太缺了。
可這玩意一旦下來,再上去就費勁了。比如現在,醫療教育是各行各業中最奇葩的。
有五年制的,有五加三加三的,有八年制的,還有四加五的,尼瑪不知道還以為給小學生出算術題呢。
哪個行業有醫療這麼亂的學制,就是因為醫療教育下出來的學生很難讓醫院滿意,各大高校就自我摸索。
其實張凡看的很清楚,這是學制的問題嗎?這尼瑪純粹就是人的問題。
張黑子的錢難賺,別說老師,學生們也深有體會。
其他學校,沒有一個學校是考實操的。
但茶素國際醫科大從大三就開始考。
不光考,還與時俱進的。
以前的時候,實操就是幾個橡皮娃娃,讓學生們上手。學生們比拼的其實不是手上的功夫,而是嘴上的功夫,只要你能說的利索,就算滿分。至於是不是真會,這就不是太關注了。
當時張凡還很得意,尼瑪這麼嚴謹的考試,誰有?
然後張凡把考神拎過來顯擺了一下,還頗有挑釁意味的讓考神給評價一下。
考神這就不能忍了!
尼瑪,你說你拉我上手術,讓我給評價一下,我考神也就不說什麼了,畢竟剪刀鑷子的我也認不全。
一個破年底考試,還這麼顯擺?
這真不拿我當博士啊!別說現在了,當年老子高三的時候,這種考試只要給複習資料,都不用多久,一週老子就能考個及格。
考神轉頭就寫了厚厚的一摞子的改進意見。
張凡一看,冷汗都下來了。
在考神眼裡,這尼瑪張凡所謂嚴謹的考試,全是漏洞啊,就像是一個美女穿了丁字褲一樣,說她穿了,也可以說她沒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