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回答道:“曾經有個人和我說過,打仗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讓我帶一支精英部隊從張古山後山的懸崖上去,從日軍身後發起進攻。然後主力發起衝鋒,前後夾擊。”
王耀武大吃一驚,這樣實在是太冒險了。但是兩處陣地關係關係到整個戰役的全域性,王耀武還是被張靈甫給說服同意他的方案。
隨即,張靈甫從自己的305團選出500人的精英敢死隊,前往張古山後山的懸崖。用了將近一個小時才爬了上去。然後居高臨下,迅速對陣地上的日軍展開偷襲。
山上的日軍猝不及防,子彈、炮彈如雨點般的落到了陣地上,死傷無數。隨即,日軍組織部隊向山頂的張靈甫部發起攻擊,奪回山頭。
正在這時,王耀武發去總攻,于山頂的張靈甫部合擊山上的日軍,一舉拿下了張古山、長嶺的日軍陣地。
張古山失守,松浦淳六郎大驚失色,迅速命令部隊的全力奪回陣地。張靈甫率部死守,日軍死亡無數的情況下,始終沒有奪回陣地。106師團徹底困死在了萬家嶺一帶,而張靈甫就此一戰成名。
在後方,蔣委員長終於在一系列的失敗中,有力地回擊了日本人一拳。隨即命令薛嶽在10月9號11點59分前,把全殲106師團的捷報傳來。
薛嶽積極調整部署,開始對萬家嶺之敵發起全線進攻。
薛嶽征戰多年,一直有個習慣,仗打得越是艱苦,越是驚心動魄,他越有精神,頭腦也越靈活。
9號15時,薛嶽命令各部隊選拔勇壯士兵200至500人組成奮勇隊,擔任先頭突擊。同時各部長官一律靠前指揮,薛嶽自己也親臨一線。1
18時,炮火準備。19時,奮勇隊出擊,各主力部隊緊隨其後,向箭爐蘇、萬家嶺、田步蘇、雷鳴鼓等地展開全線攻擊。
各部隊前赴後繼,踏屍猛衝。經一夜血戰,106師團的防禦陣地徹底崩潰
激戰至10日晨,第66 軍收復萬家嶺、田步蘇;第4軍收復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爐蘇以東高地;第91師收復楊家山;第142師收復楊家山北端高地。
戰鬥中,第4軍前衛突擊隊曾突至萬家嶺第106師團司令部附近不過百米,因天色太黑,加之自身也傷亡重大,未能及時發覺松浦淳六郎。
(PS:後來,戰役結束後的一名日軍俘虜供認:國軍幾次攻至師團部附近,司令部勤務人員全部出動參加戰鬥,師團長手中也拿起了槍。如果你們堅決前進100米,師團長就被俘或者切腹了。”
未能生擒松浦淳六郎,成為了此次戰役中的最大遺憾。
11日,第106師團殘部千餘退守雷鳴鼓、石馬坑,這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區內固守待援。
岡村寧次嚴令各部不惜代價增援萬家嶺。鑑於基本殲滅106師團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而各部隊傷亡均極為慘重,薛嶽命令各部撤出戰鬥,全軍退守永豐橋、郭背山、柘林一線。
隨後,薛嶽電稟武漢軍委會:“此次,敵穿插迂迴作戰之企圖雖遭挫折,但我集中圍攻,未將該敵悉殲滅,至為痛惜。”
萬家嶺之戰,雖然在最後的關頭未能組織強大的力量,沉重打擊救援106師團的日軍部隊,也沒能徹底消滅106師團,但國軍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出的機動靈活、組織嚴密的特點,以及中國士兵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大大震驚了日軍朝野內外和國際社會。而日軍整整一個師團幾乎遭到滅頂之災,在日本陸軍歷史上從未有過。
薛嶽的萬家嶺大捷、李宗仁的臺兒莊大捷,以及後來的羅卓英上高會戰,並列為中國抗日戰爭的三大勝利!
(PS:寫武漢會戰不寫萬家嶺大捷有點說不過去,所以用了兩章來描寫萬家嶺大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