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道姑翾楚> 第四百九十六章:仙樂接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六章:仙樂接引

此時翾楚懸在高空中,還在往上升,回想了下師父給自己說的那些關於飛行術,和人類為了飛行所付出的努力。

心又想到莊子看不上列子那段,莊子他說列子依靠風,還是有所憑藉的,不如“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說明到了莊子的時候,神仙們對於飛行有了更高的要求,既然南華真人提出來理論了,道家的徒子徒孫們就開始研製起來。

所謂乘天地之正大概就是利用天地的自然規律,這個還好說,但是“御六氣之辯”的六氣是什麼就不好說了,出行了許多不同的解釋,有的說是“陰陽風雨晦明”,有的說是早上東方的彩霞、中午南方的陽氣、傍晚夕陽下的黃氣、夜半北面的沆瀣之氣再加上天玄地黃二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不要單純利用一種氣體,而是要利用自然界各種東西。

這是不是要自己,現在把身體內的氣息壓到最低呢?這樣的話,是不是要利用意念控制?

德化情,情生意,意恆動。”,“意恆動,識中擇念,動機出矣。”。意思是:人的德效能演化出情,情能生出意,意不停地運作即意識,意識有刺j大意義大的意識,有刺j小意義小的意識,在意識中,自覺不自覺地就會選擇意義的大意識轉化為意念,把其它意識拋棄。此意念會轉化為動機,能支配人體去付諸於行動。

翾楚漸漸強迫自己放鬆下來,心想,就算飛到天上去又怎麼樣呢?反正自己就要下去摔不死就對,如果能飛到天上,去找嫦娥玩也不錯。

就這樣,一想,別說還真是挺管用的,馬上就感覺氣息平穩了下來。就好像是打坐的時候。用意念去觀想,觀想的時候漸漸的,就進入了一種空靈,入定的情況。

翾楚這時候先念了一段金光神咒,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

先念一段經,讓自己的心情靜下來,也起到心理作用,看金光神咒能不能罩起來自己,保護一下自己呢!

誰知道有時候死馬當活馬醫,還真是挺管用的,翾楚這樣一念心情一定靜下來,一年之中覺得自己會平穩下來。誰知道這樣就管用了,結果真的在天空中打坐盤腿起來,就好像金光閃注護了一道光照一樣把自己包裹在裡面,就像是坐在蓮花座上的感覺非常的平穩舒服,也不再往上飛了,當然也沒降落下來。

就在這時,地上那隻千年大蟒蛇一看,這可好,終於逮到機會了,看你還往哪跑?哈哈,本來我就不打算吃你了,沒想到你又在這裡做了下來,那好叭,這老天爺給我的機會我也沒辦法,我今天就看你能不能落下來,你要落下來,那就是老天給我的機會,我也不上天去追你。

翾楚漸漸的感覺,自己就像是漂浮在平靜如波的水面上的荷花一樣,靜靜地聆聽著,周圍好像還有水的呀,滴滴的叮咚聲,這是什麼呀?莫非是自己不小心又降了下來,用力過猛降到水裡面去了,天吶,這可怎麼辦呀?都不敢睜眼睛,這就是一睜眼的話不小心就掉到水裡,恐怕還沒掉進水裡,這就得給嚇死了。

這時候就聽見一陣笛子,悠揚的聲音傳來,翾楚心想,於是自己成仙之後聽見,仙樂飄飄了,我去,這還真了得呀?不是聽說成仙得道之後,就會聽見仙樂接引麼?

可是翾楚覺得,自己只不過會飛了,就算是會飛,也不會降落呀!就算是成仙得道了嗎?難道成仙得道以會不會飛來論定的?

這不可能,翾楚感覺自己一陣迷糊,彷彿進入了一片仙境,好像很多很多的人在河邊在這流著泉水,叮咚的河邊又有香月飄飄,好像天空中有很多的仙子仙女那來接引自己的上天做神仙。

翾楚高興的,看著身邊龍飛鳳舞,麒麟獅子左右飛騰,心想呀!,師父果然是在騙我,恐怕是為了逼著我,讓我趕緊學著,就想看看現在,我一下子就學會了飛行術之一,會飛行之後就得道成仙了。這些仙子都是在這裡接引自己的。

哈哈哈,我終於成仙了,師父前幾天,還在說讓自己斬妖除魔來化解自己心中的魔性,不然的話魔性隨時都有可能把自己吞沒了,讓自己變成為魔,而不是到時候修仙別說,就是連成為一個,合格的好好的人都成了問題。哈哈哈,這回來要是見了師傅好好問問他,看看自己現在又成了什麼?魔在哪裡?嘿嘿……

翾楚知道,古人相信,不良樂律會使人體罹患疾病。《論衡·紀妖篇》載師曠鼓琴的故事就表達了這一觀念,謂:“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從西北起;再奏之,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墮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室。……平公之身遂癃病”。反之,優美而又合乎韻律的音樂則能使人心情愉悅、身體健康,甚至可得道成仙。如《列仙傳》捲上《蕭史》載蕭史夫婦“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一旦,皆隨鳳凰飛去”。

音樂助人成仙,《太平經》對此也有所論述。如卷116《某訣》雲:“故舉樂,得其上意者,可以度世;……上得其意者,可以樂神靈也。”引文指出,只有洞悉韻律的精微之旨才能與神祇相溝通,進而使人徹悟真道而得度俗世。或許由於音樂所具有的這種成仙功能,但凡道教舉行齋醮儀式時均會配以音樂伴奏。

《太平經》一書記載了我國古代最早的道教音樂理論,其中集中地談論到樂律的經文共計有四篇,分別是:卷50《諸樂古文是非訣》、卷113《樂怒吉凶訣》、卷116《某訣》(據敦煌目似屬《音聲舞曲吉凶》)、《鈔》壬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