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齊明覺得雲瀾那小子走的可真不是時候,他這個時候要在京城,這個好差事就是他的了,要不是這種特殊時期,一道總督豈是那麼好當的,怎麼著也得有十年的經驗不可。
雖然現在江南道那邊的問題有些棘手,但問題既然已經暴露出來了,那就不算什麼大問題了,只要好好解決了,外放個三五年帶時候回京上的可不止一個臺階。
和司齊明有同樣想法的人不止一個,前路難行,是磨礪也是機遇,但這人選,是沒有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戶部尚書孫朝元站出列,“陛下。”
看見他站出來,其他朝臣的眼睛都很詫異,怎麼?難不成他還有推薦,他那心腹侍郎前段時間不是才因為蔣銘的事情落馬了,這個時候,他居然敢站出來,這麼著也該避嫌才是啊。
建章帝也沒想到最先站出來的是他,“孫愛卿可是有人什麼舉薦的人選?”
“回陛下,臣並無推薦的人選,臣只是想說馬上就要到了秋收了,江南道的糧食稅收佔大徵全國三成,如果沒有人主持大局,臣恐怕會生變故。”
畢竟天下糧倉的名頭不是白來的,之前同匈奴打仗消耗了不少屯糧,今年秋收的糧食對於大徵來說十分重要。
孫朝元這個人可能確實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本質還是一個好人,好官。
這個問題之前有人沒想到,有人想到了但下意識地忽略了,畢竟他們都不是管這方面的,即使想到了,也沒意思到這件事情這麼重要。
“諸位愛卿,可有人選?”建章帝沉聲問道。
大殿中寂靜沉默,不是他們不想推薦,實在是沒得推薦。
“陛下臣願毛遂自薦。”
眾位朝臣看清從隊伍中站出來的那人後,有些驚訝,恍惚,居然是他!
吏部侍郎蘇克民。
他們感到驚訝的原因並不是覺得他自不量力,畢竟能坐到吏部侍郎這個位置就說明他這個人確實是有本事的,算起來他同劉鶴壁還是一界的學子呢,不過那時候劉鶴壁是狀元,他只是上榜了而已,算起來他也在吏部兢兢業業地待了十好幾年了。
要不是他的頂頭上司吏部侍郎一直沒有挪窩,說不定他早就升了,只是他這人平日裡的存在感實在太低,平日裡不巴結上司,也不同同僚之間有什麼往來,久而久之人們就更加忽略他了。
哦,吏部尚書沒有,畢竟這麼一個好用且忠心的下屬,誰不喜歡呢。
顯然蘇克民突然站出來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建章帝看著地下站著的蘇克民,眉頭一挑,“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作為他頂頭上司的,吏部尚書這個時候自然得出來支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