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體期修士的速度遠非分神期修士能比擬,分神期修士一個時辰不過能行上四千裡至六千里,而合體期修士則是能行到三萬裡至三萬六千里,足足六倍之多。【全文字閱讀.】
三千里長的妖足沙漠,只是片刻工夫就已穿過,到了天關城。
天關城的城主鄧途就立在城牆上,旁邊還有一個,是城中的劍修竇天官,見到四人趕到,都從城牆降下,迎了過來。
鄧途是來把城池樞紐交給楊鄴的,除此也將城中的一些事務交給了楊鄴,畢竟城中就算沒人,也會有事做的。
鄧途交接了城池樞紐後,便離開了吳洲,誅魔之戰他並不需要參加,而且也要不了那麼多修士,二十名合體期修士足矣,再增上一名或是幾名,便不值了。
竇天官則是同四人進入了天關城,他便是此戰的合體期修士之一,當然要與楊鄴四人同行。
天關城中的一些留下來的修士以及提前趕來的修士,也都收到訊息,便有二十餘名修士聚在了內門處,目睹著前輩們的風采。
合體期修士,對於元嬰期修士與分神期修士,不是前輩是什麼,五人中最年輕的也有六百多歲了,對比這些元嬰期修士與分神期修士不足三百年的年齡來看,足足大了幾倍。
楊鄴就瞧到了人群中的丁負,好似這些年過得不錯,修為紮實了很多,有了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能參加誅魔之戰的元嬰期修士本就是元嬰期的精英修士,能在誅魔之戰中活下來的元嬰期修士,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個個都不能小瞧。
楊鄴便以眼神示意,表示自己看見丁負了,而他的眼神雖然分神期修士無所察覺,但是同行的四人,都有所察覺。
“秦州元嬰,丁負。”
這就是誅魔之戰記載的修士資訊,具體的還有出身、年歲,也是對戰死的修士,日後有個交代。
五人步子還是較快的,這也是有這麼多修士在觀望的原因,不然就直接飛到城中大殿了。
石殿中,楊鄴坐在主位,左側為蕭意、伯約,右側為列侯、竇天官。
這個位置本來是蕭意的,他才是戮魔道的,楊鄴是太乙道的,但九州十道一向關係密切,而且楊鄴又在戮魔道修行過一段日子,同戮魔道的一些修士結識,因此戮魔道修士在斟酌之後,就請楊鄴來坐鎮天關城。
這也是戮魔道的修行方法不同,越是斬殺外魔就越強,而在誅魔之戰中,讓戮魔道的修士當固守城池的統帥,可真是大材小用了。
蕭意亦是如此,當統帥雖然能當,但是如果他投身戰場,一是能借魔氣變強,二是能讓修士少折損些許,有利無弊,何樂而不為。
蕭意率先出聲,問道:“誅魔號令,發出否?”
這號令就是集結的號令,一些要參戰的修士,早在之前便已定下,以自願為主,再擇其適者,若不足便增,溢則減。
但所幸迄今為止,每次誅魔之戰參戰的修士都足夠。
這就要弄清楚誅魔之戰的目的,是為了剿滅外魔,而不是為了剿滅修士,如果將被外魔剋制的一些修士以及一些戰力較弱的修士送上戰場,無疑是送死,不說能不能這樣做,九州也不允許這樣做。
因此,修為在分神期以下的鬼道修士,就不會參戰,只有分神期及分神期以上的鬼道修士才能參戰。
同時,那些較弱的分神期修士以及元嬰期修士,也不會參戰,因為在修士中便是弱手,在外魔中便是待宰的羔羊。
不過前者還好些,鬼道修士雖然被外魔剋制,但是鬼道的法術卻並不被外魔剋制,甚至一些法術還能對某些外魔起到奇效,因此就算不能參戰,也能在戰前充當後補。
而後者較弱的修士,也就只能努力修行了,不過在不能參加誅魔之戰的情況下,無疑會跟那些精英修士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被後輩趕上。
誅魔之戰雖然危險,但是戰後的獎賞也是極為豐厚,得了獎賞,修為自然是一日千里。
“已經發出。”
楊鄴點點頭,同時又道:“明日午時之前,應能全數趕至。”
之前楊鄴從東丘縣離開,並沒有直接趕到吳洲,而是先回了太乙道,傳出訊息趕往吳洲,之後才動身的。
那些收到訊息的修士,便會立即動身,同時訊息以極快的速度到達其餘部州,並被傳出,其餘部州的修士,也會立即動身。
蕭意之所以問上一句,也只是隨便的問一下,這些事情自然不會耽擱,而列侯跟伯約就不知道了,因為閻羅道的訊息跟天龍道的訊息,還沒有那麼快傳到他們這裡。
只是對此,卻都不會擔心,這些事就算楊鄴不做,也自然會有人做的。
蕭意點頭後,又問出了最重要的問題。
“此次誅魔之戰,共有多少修士?”
蕭意一直呆在吳洲,這些事又非是戮魔道負責,而是由太乙道負責,因而並不瞭解,同樣的,列侯他們也不清楚。
這也正是楊鄴要說了,望了一眼四人後,便道:“同以往一般,元嬰六萬,散修八千、中州五千、秦州五千、齊州五千、平州五千、雲州五千、雷州五千、楚州五千,中州皇朝兩千、秦州王朝兩千、齊州王朝兩千,真龍一千、冰鳳一千、妖神一千,蓬萊三島三千、海域兩千、秘境一千、十六國兩千。”
楊鄴停頓片刻,繼續道:“分神兩百,中州三十、秦州三十、齊州二十、平州二十、雲州二十、雷州二十、楚州十六、吳州十六、青州十六,其餘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