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紐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留下的傷痛已經逐漸恢復,麻瓜界風平浪靜,而巫師界則在風起雲湧。
這個世界,是“哈利·波特”聞名的世界,卻距離“哈利·波特”這個名字傳遍大江南北早了半個多世紀。
甚至那位未來的黑魔王“伏地魔”還要等到年底才會誕生。
“黑魔王”這個稱號,現在還屬於格林德沃。
這是格林德沃的時代,也是鄧布利多的時代。
在兩個時代的弄潮兒之下,魔法界的芸芸眾生,也在譜寫著自己的篇章。
這裡面,就包括了紐特·斯卡曼德。
紐特不僅在譜寫自己的篇章,還在寫書,將自己對魔法生物的瞭解,一點點整理成冊,其著作在未來會成為巫師界通用的教材。
現在的他,還是那個不太出名,有些畏手畏腳的年輕人,第一次踏上美國的國土。
而且還不小心鬧了個差錯,將自己的箱子和一位普通人的箱子弄混了。
他的箱子可是有超巨大空間拓展、養育大量魔法生物的養殖場,這下子紕漏就大了。
因為被一位本土的貶職奧羅蒂娜·戈德斯坦恩目睹,所以被她扭送到了美國魔法國會,但是由於紐特拿著的箱子裡面只有那位拿錯箱子的烤的麵包,沒有證據,蒂娜的話被當成空話,紐特才逃過一劫,不過被蒂娜帶著一起追查箱子的下落和逃逸的魔法生物。
對於美國的巫師們來講,即使沒有紐特箱子裡面逃走的小傢伙們,生活也已經夠亂的了。
巫師們秉承著一貫的隱秘原則,竭力避免著巫師們在人類世界暴露,以免引發排斥和戰爭,歷史上著名的獵物運動,可不是鬧著玩的。
誠然,訓練有成的巫師們不怕麻瓜們,甚至還有巫師戲弄過獵巫運動的獵人們。但是不是每一個巫師都有足夠的訓練獨當一面,尤其還有孩子們,他們在普通人面前也沒有足夠的手段自保,這種隱秘措施,保證了巫師社會千年的發展。
而到了現代,隨著媒體和科技的發展,麻瓜們掌握了更多的殺傷技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情況和武器的殺傷力,已經引起了少部分巫師有識之士的警惕。
媒體界也不消停,在美國,一個名叫“第二塞勒姆”的組織也在上躥下跳,其領導者瑪麗·盧·巴瑞波恩收養了很多孩子們,四處散播著巫師存在、要警惕的訊息,讓巫師界擔驚受怕。
其實他們的擔憂是多餘的,不論任何時代,都存在著譁眾取寵著。雖然瑪麗·巴瑞波恩自己堅信著女巫存在,並且痛恨女巫,但是在一般人眼中,尤其是有錢人眼中,這就是一個譁眾取寵的小丑罷了。
美國能在一戰後發展迅速,靠的就是遠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損傷小,以及及時的工業革命。
一個宣傳魔法存在,讓大家小心女巫,但是什麼實質性證據都拿不出來的瘋女人,有什麼可關注的。
魔法協會這邊,也許同樣考慮到了種情況,沒有對瑪麗做任何處理,沒有去給她個洗腦和控制,放任她像小丑一樣宣傳。
得不到他人的認同,瑪麗內心的怒氣不斷積累,經常拿收養的孩子們撒氣,頻繁地體罰孩子們,其中相對年長的克雷登斯就經常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