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劍開天門> 第一卷 江湖 第三十三章 九華山有僧 一個掃地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江湖 第三十三章 九華山有僧 一個掃地僧 (1 / 3)

作為太子,軒轅宏業著實是這歷朝歷代以來最不像太子的太子,少年時便生活在皇宮的高牆大院之中,不如長兄軒轅宏圖征戰沙場,建功立業,不如胞弟夜讀經義拜得當朝大學士為師,同寢同食,年紀輕輕便華光內斂,韜光養晦。當日裡皇帝軒轅青山與朝堂之上宣佈冊立他為太子之時軒轅宏業的震驚不亞於當朝每位大皇子或是三皇子的左膀右臂,軒轅宏業依然記得當日裡宮堂之上文武百官據理力爭面紅耳赤仍抵不過自己那位父皇一句話,距離而今已有五年有餘,五年來作為太子碌碌無為飽受詬病,文不及三弟軒轅宏觀指點江山,武不及大哥軒轅宏圖鎮守邊關,算來算去唯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一點實誠之心,他軒轅宏業五年來第一次行走天下便是接了這與西楚昭陽公主密謀的任務,本自信可以完美完成卻不料殺出了一個大皇子出來,軒轅青山算盡機關讓軒轅宏圖回京,調換邊關鎮守大將,為了平衡軒轅宏圖不服之心便移花接木將這西楚的任務交給了軒轅宏圖,如此平衡下來朝廷中軒轅宏圖黨派總算得了公平,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大抵便是如此,一趟江湖走下來,唯一的收穫大抵便是認識了司馬雲老劍神三人,最初時候司馬雲與昭陽公主對他不忿乃是因為在幾人伴隨昭陽公主出城以後軒轅宏業並不就此收手,而且派人暗中跟隨,如此一來才能在公主回朝陽當日得以恰時出城相迎,非是他軒轅宏圖不信人,而是身受皇命,不得已而為之,從前只知道這天下很大,否則便不至於有那京城佔地何止千畝地的皇宮大院,真當走下來才發現這江山,那可真的是大,江湖豪傑舉不勝數,道門三聖名揚天下,峨眉山水驚豔世人,拜劍山書生孟敬然一怒入陸地神仙,武夫一怒,百人斷腸,書生一怒,天地變色,繼而枯雪坪老劍神觀戰有感一刀入陸地天人境震懾江湖並讓他這個至始至終無非做了一遭看客的太子殿下得了名劍山莊並與這江湖一流勢力交好,江湖真好,軒轅宏業心有所感,拜劍山下老劍神衝冠一怒殺兵家兩千舉世無雙,落到朝廷別人眼裡無非是大逆不道四個字,可落到軒轅宏業這裡當日朝廷之上也不免為老爺子暗道一聲真豪傑。

軒轅宏圖,你若不是將老爺子逼上絕路老爺子又怎會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歸根歸底因果倒的確是在於自己這個名不副實的太子身上,若非自己出面司馬雲斷然不會得了名劍山莊,也就不會得罪自己這位大哥。

從前只覺得這天下鮮有同室操戈之事,無非是一些無聊之人憑空杜撰出來,但真到了眼前卻又不得不相信權利這個東西的確是天下最能讓人迷失的東西。

父皇啊父皇,你以為你是從邊關牽了一隻自家的羊回來,卻定然不會想到這哪裡是一隻羊,分明是一隻狼啊,便真是羊也是一頭許多年不回家放羊的羊。

軒轅宏業眉頭緊皺。

“你說我大哥不在?他去了哪裡?明明這麼多兵馬他這個主將怎會不在?”

那受軒轅宏圖之命傳來的甲冑似乎對這個太子並不怎麼感冒,只因乃是軒轅宏圖麾下親信,這天下就是這樣,學文的看不起拿刀的,拿刀的打心裡看不起握筆桿子的,便是你是當朝太子又如何?生而為兵一生只從一人,這一人唯有帶他們邊關殺敵建功立業的軒轅宏圖一人而已。

士兵不鹹不淡道。

“這就不是小將能知道的了,將軍令太子殿下在此等待幾個時辰,太子殿下若是不願,儘可離去,若是願意便在這主帳等待,我吩咐軍士為殿下準備酒肉,不消片刻即可。”

“不必了。”

軒轅宏業擺擺手,示意這兵士離去,待他出帳之後才坐回了主將位上,營帳中還有一二十人,這一二十人除去他軒轅宏業的六名貼身侍衛其餘的便是當世江湖赫赫有名的勢力派遣來的使者,若是張明月在此定然會看到那送仙山上天師王九樓新收的徒弟祝飛羽赫然也在場,才入門多久便得承接如此重要的任務,足可見這年輕道士定然也非泛泛之輩。

這上清觀新收的年輕道士身著青色道袍,頭束冠,身負上清觀桃木劍,雖算不上是英俊瀟灑但卻有幾分實誠之態,他便是那種臉上老實心中也實誠的真實在人,祝飛羽行了一禮之後輕聲道。

“小道下山之前掌教師叔便有話讓小道帶與太子殿下,拜劍山李老劍神斬朝廷二千甲也是迫於無奈之舉,九華山之行老劍神一劍破去密宗金剛菩薩使得九華山免遭劫數也是與這天下為善,為善者萬萬不可成為朝廷手中玩物,大皇子殿下胸有成竹布下重兵等待李老劍神前來,”

“非是佈下天羅地網反而是自入火坑,春秋劍神何許人也又豈會就範?只怕到時候又是一場天地變色,如此一來仇怨便會越來越深,九華山也將難以自保,大皇子殿下志在江山容不得江湖自立門派,到時候只怕整個江湖都免不了為之震盪。”

“有道是江湖事江湖了,若將朝廷也扯進來便是大麻煩了,我上清觀尚且能在這等衝擊之下明哲保身,但天下又有幾人真能做到寵辱不驚?家國大事,還需太子殿下仔細思量。”

軒轅宏業如何不知這小道言語中的利害?只是這二千鐵騎尚不歸自己調遣,如何能興的動?

“大哥想必已經上了九華山,我等也速速拜山,想必用不了多久老爺子三人便會前來,若到時候再調節恐怕為時已晚矣。”

軒轅宏業留下麾下侍衛以及各門各派派來的代表,唯獨帶了上清觀名為祝飛羽的年輕道士一人上山,上山之時機有些緊迫但半道中軒轅宏業仍不免虛心請教這年輕道士一番。

“素聞這天下道門正統有三,但這三之中又以上清觀最為仙風道骨,送仙山真人有三,掌教徐長今乃是享譽整個江湖的盛名人物,真人馬丹陽更是一心痴醉於劍道,成就劍道無上境界,天師王九樓衷於丹道之術我皇宮之中每年的不少靈丹妙藥都從上清觀討要而來,卻不知三位真人當中哪一位真正擔當得起神仙二字?”

軒轅宏業不帶別人上山帶這年輕道人上山便是看中了這道士的實誠,與實誠人說話便不需要如同與負琴司馬雲一般話裡藏音。

“太子殿下卻是太高看我上清觀了。”

年輕負劍道人如是說道。

“我上清觀雖不乏真正名動江湖之人,如同掌教師叔與練劍師叔那般,但哪兒夠的上神仙二字,神仙那都是真正不食人間煙火的存在,可我上清觀人人皆要吃喝拉撒耕田勞作,便是掌教師叔也不例外,自給自足,若真要說神仙的話,那也應當說快活似神仙,無拘無束,人人一家親,如此才符合道門心如止水之態。”

“哦?”軒轅宏業兀自有些不信。

“堂堂上清觀掌教徐真人還會耕田勞作?莫說本宮不相信你這道士說的話,只是這般說辭恐怕放出去誰都不會相信,你就莫要再誆本宮了,本宮又不是我大哥,不會打你送仙山的主意,只要能偶爾拜山瞻仰一番天下道門正統風采即可。”

誰知軒轅宏業這話一落便引來這木劍道士的據理力爭,從上清觀一針一線說起,說那山上道士是如何看庭前花開花落,說掌教師叔那小弟子楊師兄是如何與山上小道打成一片,又說每逢山上耕耘季節所有小道連功課都不修了都去勞作,一直爭的面紅耳赤,軒轅宏業是哭笑不得,心道這道士怎麼如此一根筋,不過與他隨意問了一句便如此唾沫星子亂濺,須知自己乃是當朝太子,這天下誰見了不得恭恭敬敬生怕得罪?可到了這道士這裡居然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險些將自己家底都搬出來了。果然是一個不諳世事的真道人,與這江湖十之八九的人都不同,軒轅宏業也不得不打心眼裡送這上清觀第三位真人王九樓的徒弟一個真字,雖說只是一個字,卻包含軒轅宏業對這江湖的三六九等劃分,類似春秋李老爺子便也是一個真性情,說一不二,那負刀的少年人也算一個,至於司馬雲,軒轅宏業不過笑笑而已,生而皇族如何不知這人情世故?司馬雲胸有經國之才,他軒轅宏業自然是看得出,若能真收為麾下必有大用,可有道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可這話若用在司馬雲身上便是顯山不露水,這種人,能用之,也需要敬而遠之。

言語間便上了九華山,山門開啟,去了寺門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羅漢堂前菩提樹下的對弈二人。

果然猜中了。

軒轅宏業不急不慢上山,若是平時寺中能迎來當朝兩位皇子不說鞭炮齊鳴卻也是不敢怠慢,可到了今日寺中僧人卻對這當朝太子視而不見,來來往往並不曾有一人停下,軒轅宏業啞然失笑。

菩提樹下有棋一盤,一人身披甲冑皇氣護體,一人身披袈裟滿面佛光,棋中已陷入僵局,軒轅宏圖不理會自己這才上山的胞弟直勾勾盯著對面的歸元禪寺慧清主持。

“是要做菩薩還是要做這山中寺廟的主持,大師還請仔細思量一番,莫要連累了這寺中僧侶才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