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的想法看起來異想天開,但兩個人卻討論的一本正經。
這要與馬赫迪與伊本成長的環境息息相關,在帝國漫長的百年歲月裡,經由刺殺解決的政治紛爭比比皆是。
雖然倭瑪亞王朝已經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可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代哈里發也是倭瑪亞王朝的貴族,本質上依然是倭瑪亞王朝的延續。
因此,倭瑪亞王朝的政治傳統九成九都被繼承延續下來。
刺殺這種非常規手段在歷代人手中屢試不爽,伊本和馬赫迪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對此也就習以為常。
在這種背景下,就算最保守的伊本也不覺得刺殺優素福的行動有什麼奇怪。
他唯一擔心的是,刺殺失敗與成功後,對馬赫迪帶來的究竟有什麼好處才是關鍵。
優素福做為大食的叛將,哈里發曾發出了十萬第納爾的懸賞令,像這種叛徒當然死不足惜。
可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馬赫迪本人也做了哈里發的叛臣,還有什麼資格去為哈里發除掉這個傢伙呢?
如果在道里上都站不住腳,那麼冒著風險刺殺優素福究竟能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就值得思量了。
但馬赫迪聽了伊本提出的刺殺建議以後,卻十分的高興和贊同,其考慮此事的初衷與伊本也有些出入,這位王子想的更多的是優素福對自己有什麼威脅。
可這種威脅究竟值得冒險在可薩人的眼皮底下做出刺殺的行動呢?他考慮的並不完全。
優素福是個狡猾的將領,在攻唐失敗以前,素來以智謀聞名與泰西封朝野,更因此被哈里發的兄弟,呼羅珊總督,阿巴斯親王看好而重用。
拋開了他此前可恥的失敗,單論其人,是絕對不能低估的。
沉思了好一陣,伊本竟又否定了:
“殿下,伊本之前考慮的有些不足,刺殺優素福,倒不如賄賂收買!”
“賄賂收買?”
馬赫迪皺起了眉頭,他的目光中既有不滿,也有疑惑。
優素福從前只是阿巴斯的一個手下,後來又是叛將,在馬赫迪眼裡從來都是個微不足道的人物,現在居然成了卡在自己脖子上的利器,還要想方設法的對付已經覺得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屈辱了。
現在竟然還要收買賄賂,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伊本敏銳的察覺到了馬赫迪的內心與情緒,便又安慰道:
“刺殺確實有些冒險,且不說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我們也不能不考慮可薩人的態度,甚至可薩人還會因此而窺探到我們的真實窘境……”
想要說服馬赫迪就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入手,馬赫迪雖然驕傲,愛惜自己的臉面,可畢竟還是個務實的人,如果講清楚利害關係,就算再不情願,也會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伊本出於對馬赫迪的瞭解,很委婉的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建議,同時也打消了馬赫迪企圖殺掉優素福的想法。
況且,現在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出,優素福有可能對馬赫迪構成威脅,與其將其當做敵人,不如主動拉攏,讓此人為馬赫迪所用,豈不更好?
聽了伊本更加貼近實際情況的想法以後,馬赫迪也不得不點頭承認。
“你說的對,是我考慮的太少,優素福雖然是叛將,可也還是大食人,如果他還心懷帝國,就應該做出最正確,最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