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的預感瞬間籠罩於心頭,但對方不提,他又不好主動開口相問。
最終,天子使者也沒有讓高力士提心吊膽過久,而是遞上了來自於江岸的軍報,讓他轉呈給太上皇。
“捷報,高節度剛到江南就逆轉了局勢,附逆的季廣琛等人已經棄暗投明,這江南的叛亂怕是沒幾日就要定了!”
使者言語間透著說不出的輕鬆和隨意,彷彿說起的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一般。但這對高力士而言,卻足以在其內心激起驚濤駭浪了。
高力士十分清楚,一旦永王事敗,對太上皇而言,處境就十分的不利了,甚至於要用險惡來形容。他相信,只要李亨擊敗了永王,將會少了許多顧忌,報復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
急惶惶的拜別天子使者,高力士將永王陷入困境的訊息告知了李隆基。李隆基沉默了良久才道:
“江南的人到了沒有?”
高力士搖了搖頭,很明顯李隆基並不會相信李亨單方面送來的訊息,他在等永王送來的訊息,只有得到印證之後,才可以確認這不是故意弄出來的假訊息。
只是等的過程竟是異常的煎熬,這就好像待判的囚犯,不知未來生死一般。
好在又過了三日,江南的人也找到了李隆基的車隊,他們在巴中大山裡迷失道路,繞了許久,一路打聽著才追了上來。
不過可惜,人雖然到了,帶來的卻是十足的壞訊息。
“襄城王打算劫持永王向天子請罪,事敗逃走,大都督府長史韋子春在此後也自盡身亡,永王受此打擊更是一蹶不振,覆亡只怕也在遲早之間了!”
高力士的心涼了,他原本還抱著一線希望,以為永王還有可能挽回頹勢,現在連永王、襄城王父子都鬧了內訌,其敗亡不也就近在咫尺了嗎?沒準此時已經敗了也未可知呢,畢竟來自江南的使者抵達巴蜀已經半月有餘,鬼才知道江南又有了什麼變化。
“太上皇……”
看著一臉呆滯的李隆基,高力士想安慰幾句,寬一寬他的心,可話一出口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沉默了良久良久,李隆基終是長嘆了一聲。
“草詔吧……”
高力士愣了,現在下詔書於局勢還有什麼用呢?遲疑的功夫,李隆基已經緩緩口述了。
“廢永王李璘為庶人,謫遷於房陵……”
此詔書一出,便等同於太上皇確認李璘謀反事敗,同時也確認了自己的失敗,這場暗地裡的較量和鬥爭以天子李亨的完勝而暫時告一段落。
“太上皇……”
高力士實在不忍心下筆,李隆基卻催著他快寫。
“朕能為李璘做的事也僅止於此了……”
話語中透著淒涼與無奈,高力士甚至還品味出了幾絲愧疚,這可是極為罕見的。在印象裡的太上皇,對身邊的任何人似乎都可隨時犧牲掉,當年一日間斬殺三位皇子的一幕至今還歷歷在目,那時的太上皇可是沒掉過一滴眼淚,而今其聲音都好似有幾分哽咽了。
先一步廢李璘為庶人,貶謫房陵,就堵死了李亨處死這個造反弟弟的可能性,至少現在的李亨還不敢公然違抗李隆基詔旨。
過了符陽以後,車隊再也不做耽擱,加快了行進的速度,旬日之後,終於抵達子午關,再往前走就是他們闊別一年之久的關中。
大唐太上皇李隆基眺望著關中大地,不禁百感交集,然則也就在此時,永王的死訊傳來了。李璘敗走江寧以後一路南逃,被江南西道採訪使皇甫侁斬殺於江南西道與廣南東道之間的大庾嶺。
推薦耳根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