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那幫狗屁御史儘管彈劾吧,早晚有一日會將這些人的舌頭一根根剜了出來,然後再讓他們將其吞掉肚子裡,看看還有誰敢如狂犬一般的亂吠?
心中暗暗狠,不覺間便已經拐上了朱雀大街,這裡是長安城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除了城內的行人,還有為數相當之多的各地商旅。當然,由於潼關的封閉,絕大多數的商旅都來自於河西隴右乃至數千裡之外的西域。
除了天子御道以外,寬敞的大街車馬如過江之鯽,行人也是摩肩接踵,李輔國和他的隨從被阻在人流之中。
等到李輔國醒悟過來時,卻現他與隨從已經被人流衝散,正想離開這擁擠的朱雀大街,轉向其他街路,卻陡然聽得一陣騷亂自前方蔓延過來。
霎時間,李輔國先是驚訝,繼而便是濃濃的怒火。
這些逮人平日鬧事也就罷了,今次偏偏被他撞見,那就別怪辣手無情,整治治安了!
李輔國下意識的呼喚部下,打算命他們將鬧事的逮人悉數抓捕起來,可他很快就現自己的想法過於簡單了,他雖然帶了十幾個隨從,然則鬧事的卻不止十幾個。換言之,目力所及之人中,竟然十有七八都在趁亂鬥毆搶劫。
“真是沒王法了,這些刁民視大唐律領於無物嗎?”
李輔國幾次尖著嗓子高呼,試圖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混亂已然擴散開來,他的聲音就像一葉扁舟被吞噬淹沒在狂湧的海浪中,半點痕跡都不剩。
至此,李輔國才想起了鳴鑼開道的好處。但他之所以輕裝簡從,也是學著秦晉的模樣,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效率,不想有一利就必然有一弊。
“來人,來人,驅散亂民,驅散亂民!”
一開始,李輔國帶來的左衛軍隨從還試圖執行命令,可他們很快就現十幾個人這麼做是徒勞無功的。
猛然間,李輔國身上的冷汗流了下來,他突然意識到,如果不盡快控制局面,萬一蔓延成了大規模的騷亂,自己豈非更加被動?
“快去調兵,調兵!封鎖解釋!”
左衛軍的軍營在皇城以南,若要抵達,最近的路就是穿過朱雀大街,不過附近的道路早就被亂民所擁堵,想要突出去哪有那麼容易?這時,李輔國才有點後悔,當初不該著急在神武軍手中徹底結果長安城防,至少也得讓他們有步驟的一點點撤出去,現在倒好,左衛軍的經驗與神武軍無法相比,接手之後很快就顯露出各種問題。
而今日,問題顯然更加嚴重了。
“將軍,長安城內還有一支人馬可以調動,就在開化坊!”
李輔國此時也是急病亂投醫,馬上就想起了位於開化坊的新軍軍營。開化坊在太上皇逃離長安之初被亂民焚燬,後來這裡被用作民營和團結兵的營地,直至長安解圍之後,又劃撥給了由貴戚子弟徵募而成的新軍。
而新軍的主將正是廣平王李豫。嚴格來說,新軍並非由天子正規授名的十六衛之一,並未正式成軍。所以,他們雖然依舊駐紮在城內,卻沒有任何職權。
此時,李輔國也顧不得自己與廣平王交集甚少,更顧不得呼叫新軍是否合乎規矩,總而言之,先撲滅了這場騷亂才能考慮其他。至少他還有個長安內外觀軍容使的差遣,往後就算追究,也不是全然沒有說辭!
“去,快去開化坊請廣平王調兵平亂!”
其實,根本不用李輔國派人去調,就在他們奮力往外擠的當口,只聞馬蹄疾響,原本還轟然一片的亂民,頃刻間就變得鬼哭狼嚎了。
李輔國定睛細看,只見從開化坊方向湧來了一大群黑甲騎兵,氣勢煞是駭人。他暗暗嘀咕,難道這就是廣平王練出來的勳戚子弟嗎?
推薦耳根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