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士起身,馬力積蓄夠了,王某這就護送你到長安去!”
大約一個時辰後,天色漸漸黑了下來,王頎命人將所有戰馬的馬蹄以麻布包裹,又將馬口中塞入了嚼鐵,一行人左右穿插了一陣忽然停下。
“義士,長安到了!”
李萼這才細細往漆黑一片的虛空中望去,果見黑暗中隱約有城牆拔地而起,高聳入雲!
城上的人顯然都認得王頎,一問一答說了幾句之後,便用繩子吊著一隻籮筐順了下來。
“義士坐此筐入城吧!”
李萼發現王頎等人似乎打算離開,便問道:
“將軍難道不入城嗎?”
王頎爽然笑道:
“王某的部眾都在城外,日夜與叛軍周旋,王某豈能獨自入城?”
面對如此回答,李萼一時間竟無言以對,只深深一恭便跨進了筐中。
筐子被吊上城不過一盞茶的功夫,於李萼而言卻好像度過了漫長的一年。
上城之後,便早有專人等候,為他登記籍貫姓名,官職履歷,以及城中可證明其身份的熟悉之人。
李萼在長安的同僚也不少,但這些多數都已經跑的無影無蹤,他本不想提及和神武軍有關的人,但現在也只好提出來他認識陳千里。不過神武軍上下聽到陳千里的名字後,反而對他的態度漸冷,又表示陳千里不在長安。
無奈之下,他只好提及自己與秦晉在新安曾經相識,秦晉可證明其身份。
這個說法令專司登記的小吏錯愕不已,此人既然同時認識陳千里和秦晉,便定然是秦晉的舊相識了。整個神武軍中雖然對陳千里的感官甚惡,但卻都知道秦陳二人之間的淵源關係。
小吏不敢怠慢趕忙上報,然後又將李萼請進城下的房舍中休息。李萼發現這些房舍中有半數亮著燈,顯然應該住著不少與自己一般等待驗明身份的人。
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只聽得院外馬蹄急響,隨之又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李萼開啟房門,卻見之前為自己登記的小吏面上掛著驚喜莫名的神色,連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君說的沒錯,御史大夫親自來了……請君隨小吏去門口迎接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李萼頓覺莫名其妙,自己求見的是秦晉,能為自己證明身份的也是秦晉,如何來了個御史大夫?但瞬息之間他似乎明白了。
“御史大夫便是秦晉?”
下吏趕緊道:
“哎呀,可不敢直呼御史大夫名姓。君猜的沒錯,天子登基便加封了御史大夫呢!”
本官由郡太守升為御史大夫,於官場而言自然是一次不小的飛躍,但李萼卻覺得,僅憑秦晉的功績和能力恐怕就算入政事堂拜相也綽綽有餘了!
推薦耳根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