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賊子生惡念
秦晉的打算很簡單,既然哥舒翰殺掉衛伯玉已經既成事實,那就得向前看,一旦楊國忠有可能使用借刀殺人之計,那麼就必須勸服哥舒翰無論如何都不能出潼關與安祿山叛軍野戰。??火然文 ?. r?a?n??e?n`否則,原本歷史上的悲劇就再難避免。
哥舒翰雖然勇悍過人,又曾威震隴右河西。但對手畢竟是吐蕃人,當初手下又全是精兵強將。反觀現在,其麾下全是些新近招募的生瓜蛋,內部又相互傾扎矛盾重重,怎麼可能是來自幽州的叛軍對手呢?
大唐各邊郡中,以幽州河西隴右以及安西戰事最多。尤其幽州一帶的戰事,無論頻繁程度還是激戰烈度都是其中之最。也因此,幽州盧龍等地的唐朝邊軍,戰鬥力最強。
眼下實力對比明顯極不平衡,唐朝內部空虛已久,在經歷了去歲的一連串慘敗之後,士氣已經跌落到谷底。就算隴右河西的邊軍全部派到潼關和叛軍野戰,相信一樣也是輸多贏少。
更何況,潼關的守軍又都是些幾乎沒經歷過戰陣的新兵,讓哥舒翰帶著這樣一群**與叛軍野戰,豈非以卵擊石?
“下走來此,只想告知老相公,無論如何,就算天子敕書相迫,也不要出關野戰!”
秦晉說的一字一頓,似乎艱難至極。哥舒翰的表情已經恢復如常,僅從表面上看不出他的喜怒。
“老夫知道了,你連夜到潼關來,就為了送信示警?”
秦晉重重點頭。
“好,你這個人情,老夫領了。潼關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趁著沒人留意,趕快回馮翊!”
哥舒翰催促秦晉立即動身回馮翊,擔心絕非多餘,一旦秦晉道潼關來的事情敗露,勢必將為他們兩個人帶來難以擺脫的麻煩。兩位手握兵馬大權的高官,沒有天子詔書就擅自見面密謀,傳了出去真是百口莫辯。
別看哥舒翰不在乎楊國忠,卻在乎這種人言可畏。一旦天子也信了這種足以積毀銷骨的傳言,對他而言就大大的被動了。
秦晉卻急的直跺腳,他冒險到潼關來,難道僅僅是為了勞什子的人情嗎?說句不客氣的話,哥舒翰的人情在當世之人的眼裡可能重於泰山,但在他秦晉的眼裡卻一文不值。
“老相公,秦晉冒險前來,只求老相公無論如何要頂住壓力,斷可不可出戰,否則大唐危矣!”
豈料哥舒翰卻哈哈大笑。
“秦晉,你也把老夫看的太重了吧?當初在長安時,可覺得你不甚瞧得起老夫呢?”
哥舒翰的感覺果然敏銳,秦晉的確沒有對哥舒翰報以足夠的重視。但,那是因為他有著世人所不知的記憶,任何人在他的眼裡除了手中的權力以外,不過是書中的一個符號而已。
只是到了這等關頭,哥舒翰居然還有心調笑,這固然是此人性格使然,也許根本原因是他根本就沒意識到,也許大難即將臨頭了。
“老相公,請允許下走做一假設之言。如果,如果天子一道詔書,令老相公出關迎戰擊賊,老相公是否領命?”
雖然知道自己麾下的兵是個什麼德行,但秦晉口口聲聲,勸阻他出戰,彷彿只要一出關就要一敗塗地。這種輕視令哥舒翰升起些許不悅。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天子有所命,自當敢從!”
秦晉又一跺腳。
“出兵就中了楊國忠的詭計,難道老相公就看不出來嗎?只有堅守不出,才能守住潼關!”
越說越是急切,秦晉竟罕有的失態了,最後好說歹說,才從哥舒翰口中得了句模稜兩可的承諾。
“快回去吧,老夫記下就是!”
在返回馮翊郡的路上,秦晉心亂如麻,哥舒翰或許是出於驕傲和自尊,才在他的面前說了許多雜七雜八的話,哥舒翰肯定知道,潼關的**都是新新招募的良家子和市井之徒,這樣的軍隊剿匪尚且不易,又慌亂迎戰身經百戰的叛軍了?
但總算將必須帶到的話帶到了,而且哥舒翰還極為重視的親自出城相見,這都從側面說明了哥舒翰雖然跋扈,但絕非是有勇無謀之人。
盧杞就曾對秦晉幾乎越俎代庖的想法表示過不以為然,哥舒翰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多年,帶領河西隴右兩地的邊軍打的吐蕃人聞風喪膽,這麼多年的戰陣經歷可不是白來的,那是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中煉出來的。
回到同州城的第一件事,秦晉就將在“河工營”內賦閒的陳千里招了回來。
“陳兄弟,我打算擴充神武軍,主將人選非你莫屬!”
聞言之後,陳千里竟然愣怔半晌,一言不發。
直到秦晉又將剛剛的話重複了一遍,陳千里才難以置信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