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二百六十一章:相公千叮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一章:相公千叮囑 (1 / 2)

第二百六十一章:相公千叮囑

李隆基一指身側的宦官,又向秦晉投去了一絲頗耐人尋味的目光。【無彈窗.】

勤政樓正殿內的光線並不亮,秦晉好不容易適應了,仔細一看竟是內監景佑。景佑早先因為同產兄弟和秦晉有過一些過節,但後來早就冰釋前嫌,甚至還多有交情。秦晉相信,以李隆基的耳目,或多或少也應該知道一些景佑和神武軍的關係淵源。但令人奇怪的是,李隆基似乎仍舊不管不顧的重用了此人,自從兵變以後,興慶宮內的格局已經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往得勢的宦官不是死在兵變中,就是失節而失寵。

這個景佑在興慶宮的地位,已經可以和昔日的邊令誠,程元振之流相比。當然,不論何時何地,景佑的身上還有著邊令誠義子的標籤。可這也不能成為李隆基信重其人的原因。

都說天子心機深似海,僅僅是一個內監的任用就讓人摸不到頭腦。秦晉現在也算是有所領教了。當然,他絕不相信,李隆基任用景佑是老眼昏花,腦筋不靈所致。

“奴婢一定不辜負聖人厚望!”

景佑跪了下來,信誓旦旦的表明著心跡。李隆基也似乎對景佑的反應很是滿意,讓他起身之後,又對高楊二人笑道: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次亂事朕深有所得,景佑雖然是個宦官,但仍舊能夠做到始終如一,已經勝過百官多矣。”

李隆基很少在臣子面前誇讚宦官,高楊二人的面色都有些尷尬,包括秦晉的臉上都有些熱乎乎的。一句疾風勁草,板蕩誠臣,似乎在有意無意的暗諷他鼠首兩端。

不過,李隆基並沒有糾纏這個話題,而是很快又提及了京師乃至關中的防備。

對此,秦晉並不急於表態,畢竟有高楊二位在前,怎麼也還輪不到他來顯擺。

果然,楊國忠率先開口。

“臣以為,潼關雖有二十萬大軍,但哥舒翰畢竟病體尚未痊癒,關中還是要擴充軍備以防不測。”

囉哩囉唆的說了小半個時辰,楊國忠的主旨就是一個,長安守軍的防備力量不夠,必須擴軍,而且要**於神策軍和北衙三軍之外,另行編練。

對此,高仙芝表示贊同,他的話雖然不多,但句句都在重點上.李隆基頻頻點頭,顯然是對高楊二人的唱和十分滿意,擴充長安防備,的確是首要之務。

秦晉則默默的盤算著,楊國忠這一番建議究竟還有什麼別的企圖。

其實,楊國忠的目的很容易就能猜測得到,吃夠了兵變的虧,自然要親自掌握一隻大軍才來的安心。神策軍作為外來戶,起於隴右與潼關的哥舒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對他而言無異於枕邊虎狼,雖然由魚朝恩節制,但區區宦官,能不能管住那些半兵半匪的邊軍還是個未知之數。

至於李隆基和高仙芝對此表示滿意,也很容易理解。李隆基最善制衡之道,龍武軍在兵變後背**,神武軍離開長安後,就只剩下了神策軍一家獨大,所以必須在扶起一隻力量與之制約,如此才能高枕無憂。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後,秦晉更是抱定了不發一言的態度。眼下勤政樓中商議的無非是神武軍走後,長安城中空出的權力空間由誰來填補而已。

若論擴軍的合適的人選,當非中書令高仙芝莫屬。但以秦晉對李隆基的瞭解,這位老邁的天子應該有八成以上的可能傾向於楊國忠。

往往在這種局勢複雜的局面中,擇能而擁並非最佳的選擇,相比之下倒是選親更為絕大多數人所接受。

李隆基之所以屢屢在最後關頭都保著楊國忠,不肯將其逐出長安,心中抱的也就是這個念頭。

果不其然,李隆基沉思了一陣後緩緩說道:“高卿病體未愈,還當將養些時日,擴軍一事便有楊卿勞動。”說著又向高仙芝投去了徵詢目光“待高卿痊癒之後再執掌六軍,如何啊?”

表面上是與之商量,但高仙芝怎麼可能拒絕,自然是欠身應諾。

得到了天子的支援,楊國忠的一雙眸子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兵變之後,重返政事堂不說,手中還掌握著長安新軍,今後還有誰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突然之間,秦晉的眼前靈光一閃,又想到了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這也是他一直忽略的。

表面上看,天子的安排是為了之上長安各軍,不使任何一家獨大。但跳出長安這個圈子來評判,難道就沒有防備哥舒翰的意思嗎?

要知道,長安兵變持續了七天以上,隴右兆州的神策軍都能從百里之外趕來,潼關距長安不過是朝發夕至,哥舒翰卻沒派回來一兵一卒,這能不讓多疑的天子心生芥蒂嗎?

如果所料不差,只怕李隆基接下來還會有所動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