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的一場鬧劇並沒有就此收手,那些被痛毆的官員們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剛才所謂羽林衛禁軍開到的呼聲不過是有人再趁機搗亂,明白了真相後,他們更加憤怒。【風雲閱讀網.】於是,這些剛剛還打算作鳥獸散的司官堂官們又如蝗蟲一般湧了回來。
而所有人的目光很快就聚焦在一個裝扮與眾人格格不入的人身上,這個人就是秦晉。
“就是這廝,剛剛他一拳就砸在了我的臉上......”
被慘毆過的官員們也很快就將目標瞄在了秦晉的身上,此時的秦晉並沒有穿著官袍,而是著了在軍中訓練的一身便服。
這也是秦晉接掌神武軍以來,做出的另一項舉措,那就是精簡繁文縟節,所有程式一改從簡,其中就包括著裝一條。這條規定從神武軍風靡而起,至今已經被北衙諸軍一一效仿。
因為這麼做的確簡化了辦事流程,而提高了效率。這一點對於軍中的效果尤為明顯。比如穿衣著裝這一條,如果按照以往的規矩,要會見哪些人都要穿著相應的官服,而唐朝時的官服更是五花八門,不像後世明清那般的精簡。
所以,一旦某些具體事項涉及到了不同品秩爵級的官員,往往經手辦事的人就要連著換上幾套官服,也因此,官員們但凡離開家,都要有一名專門負責拿著衣包的隨從。否則就難以在各個公署間行事。
現在由秦晉帶頭搞出了這精簡的法子,很多禁軍軍中的官員們自然都嚐到了甜頭,於是也有樣學樣的,不管去何處,只要不是面見天子,便始終是一身軍中的便服。
不過,就今日的情形而言,這一身軍中訓練的便服為秦晉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就是這廝,揍他揍他,不要讓他跑了......”
秦晉那一身禁軍尋常穿的便服對這些平素裡養尊處優的司官堂官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震懾力。於是,原本是一場針對杜甫的群毆便在瞬間轉移到了秦晉的身上。
站在秦晉身旁的韋濟何曾遇到過這種混亂局面,眼見著蝗蟲一般的官員衝了過來,嚇得他臉都綠了,兩條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死死的釘在地上,半步都挪不動。
倒是杜甫臉上閃過一絲歉意,心道今日卻連累了這抱打不平的禁軍軍卒。
“小兄弟快走,他們今日衝著我來的,你沒有必要陪在這裡捱揍。”
此時的杜甫竟是一掃數日前為生計所摧折出的悲慼,轉而變得豪爽豁達。其實,這原本就是杜甫的真實性格,旦夕之間秦晉便覺得杜甫果然是個有擔當的人,只從這一點看,此人的表現竟已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預想。
秦晉哈哈一笑:“誰說咱們要捱揍的?”笑罷,又一指嚇呆了的韋濟,“都跟緊了,今日便殺他個七進七出!”
這番話讓杜甫與韋濟頓感愕然,杜甫驚愕的是區區禁軍軍卒居然有如此膽識,他絲毫不懷疑眼前這個人的能力,而韋濟則驚愕的是,想不到問津竟勇悍如斯,敢在數十人的重圍中這般大膽的行事。
韋濟有些結巴的勸道:“不,不如道明......”
他本想說道明實情,但秦晉卻一揮手,“休要聒噪,好戲上演了!”
秦晉可不傻,如果自己在此時暴露了身份,說不定要被多少人揪住了這個把柄來死命的攻擊自己呢,至於這幾十個軟腳J一般的司官堂官們,他才沒放在眼裡呢。當初在叛軍中仍舊穿C轉進自如,今日這種小陣仗又豈會怯場?
其實,冷兵器時代的陣仗交鋒,全憑藉士氣的高下,自信的大小,因此才會有三千打十萬,五萬抗百萬的戰例出現。而秦晉三人計程車氣在交手之初就膨脹到了極點。
只見他左右拳齊齊打出,便有兩人慘叫到底,緊接著擊出的拳頭又左右揮動,竟一連掃中三人,疼的他們倒地不支。
司官堂官們敢於一擁而上,無非是覺得他們人多勢眾,收拾面前的這個禁軍軍卒還不是手到擒來?可事實卻是他們一腳踢在了鐵板上,疼的他們齜牙咧嘴。
在一連放倒了五人以後,其他司官堂官們便生了懼意,只雷聲大雨點小的吆喝著,真正敢於向前衝的卻不多了。然則幾十人聚在一起,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慣性,衝在最前面的人就算不想衝,也被後面的同僚們推著擠著向前衝過去。
秦晉當然不會放過他們,一雙拳頭輪的虎虎生風,數月以來的軍中歷練,使得他的身體素質有著大幅的提升,應付眼前的群毆已經是綽綽有餘。
跟在秦晉身後的韋杜兩人都被秦晉一人單挑數十人的舉動驚呆了,萬想不到這四十多人竟打不過秦晉一人。
杜甫的膽子也大了起來,順手放倒了幾個衝到近前的倒黴蛋。至於韋濟,更是硬著頭皮緊跟在後面,到了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他退縮的餘地。
吏部院子裡發生的這滑稽一幕,外人無緣得見,若是知道了數十人被三個人打的落花流水,個個鼻青臉腫,也要笑他們懦弱無能。
片刻功夫,在秦晉的帶領下,三人“殺出了一條血路”成功的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直到走的遠了,三人才駐足。
“這可如何是好?子美兄你闖大禍了,若是那四十個司官堂官一齊尚書告狀,就是,就是宰相也保不住你啊。”
杜甫嘆息了一聲:“此前十載孜孜求官,今日得償夙願卻發現,這個爛泥塘根本是人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