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晚上好好地欣賞了一下王浩的長文硬廣,用句用詞之肉麻,吹捧的意圖之明顯讓他都不好意思點贊。
最後還是不小心手滑,點了一個贊。
江建康已經定好了蔬菜和禽肉的供應商,原計劃是後天開業,但是現在一切順利,明天中午就能正常營業。
江楓想了想,編輯了一條朋友圈。
美食街東路健康炒菜館明日開業酬賓,A大學子憑光碟即可享菜金九折優惠。
關機,睡覺。
明天還有一張硬仗要打。
新店開業第一天,客流量通常都很大。
江建康親手掛上了大紅的招牌,成功毀掉了江載德一大半的店內設計。
無論是處於好奇,還是貪圖新店開業特價的便宜,都會有新客踏進新店。
第二天一大早,江楓就去店裡幫忙洗菜切菜,王浩知道江楓家的店裡沒有僱人,怕他們忙不來,也來義務幫忙。
A市的物價貴,健康炒菜館的菜價也不便宜,普通的菜比周邊的小飯館要貴上三成,像肘子之類的大菜更是和普通酒樓一個價。
江建康同志從來就沒指望著第一天會有人來點大菜,一家人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把一些小炒蓋澆飯常用的食材準備好。
王秀蓮同志洗菜,王浩幫她打打下手,江楓和江建康負責切菜,分工有條不紊。
大蔥切段,小蔥切成蔥花,蒜瓣剝皮拍碎,胡蘿蔔切絲,黃瓜切條,白蘿蔔切片,青辣椒剁碎……
不同的菜換不同的刀,蔬菜和肉菜不能同刀,味道相沖的不能同刀,這是江家人切菜的習慣。一般的大廚,有一兩把順手的刀就行了,江建康有十幾把,江衛國更是有一排專門的刀架。
用江楓奶奶劉蓮花的話來說,就是瞎講究。
的確是瞎講究,但在王浩這個外行看來,就是大師風範了。
江楓負責蔬菜,江建康負責切肉,父子二人刀法同宗同源,手法各有千秋但在王浩看來都是一個樣,穩準快。咚咚咚咚咚,很快父子兩人砧板邊的盤子裡就壘起了小山一般高的食材。
王浩拿出手機拍了一段影片,發到朋友圈裡,作為開業前的最後一次硬廣宣傳。
江楓的腦海裡,不斷地響起遊戲的提示音。
“叮,獲得1點刀工熟練度。”
“叮,獲得1點刀工熟練度。”
“叮,獲得1點刀工熟練度。”
……
如果這是一個遊戲介面,江楓的頭頂上此時一定源源不斷地飄出熟練度+1+1+1的字樣。
十點,正式開門營業。
江楓在門口立了個牌子,新店開業,每位客人到店即送酸梅湯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