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趙武靈王英雄傳> 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 (1 / 2)

桑丘之戰,秦國慘敗,齊國慘勝。匡章和秦軍交手之後,深深感到這個來自西邊的秦人,並非齊國境內狂夫所言不堪一擊。假以時日,秦國將會是與齊國爭天下的對手。好在齊秦兩國之間有三晉作為緩衝之地。三晉不敗,秦國沒有機會與齊國大規模地正面交鋒。匡章收斂好陣亡將士和敵軍屍體,領著得勝之軍回到齊都臨淄。齊都臨淄百姓夾道迎接這支凱旋歸來為國增光的競技之師。齊王田闢彊在齊宮擺下盛大的酒宴,犒賞歸來的勇士。

秦國輸了,但打出了秦人的威風。齊國贏了,也是險中求勝。齊王田闢彊不在意出征陣亡了多少將士,他也不需要明白戰場有多殘酷。他更不需要知道,此戰導致了多少個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身為齊國的王,他要的結果就是破三晉,制楚國的西戎秦國,敗給了齊國。

田闢彊繼任齊王,與秦國首戰,便滅了秦人的威風。既向中原諸侯證明了齊國乃當世強國;又樹立了無上的軍威,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田闢彊一高興,便下令厚葬陣亡的將士,重賞有功之臣。田闢彊對著齊國諸臣,揚言道:“寡人慾建立蓋世霸業者,非章子莫屬。章子,不愧是我齊國的猛將。安我齊國者,非君莫屬。”

面對齊王送出的讚譽,匡章不敢居功,皆言是王上福澤天下,齊國將士用命。田闢彊見匡章有真本事,為人不居功,心中大樂。齊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也是人才濟濟。匡章一戰打贏了秦國,但和齊國宗室老將的功勳相比,實乃微不足道。這些老一輩是跟隨齊威王立下戰功赫赫之人。他乃後起之秀,怎敢與之比肩。

齊王田闢彊排除萬難,以匡章為將,是藏有私心的。他剛坐上王位,國中老將皆是隨先王之人,居功自傲,不聽王命。田闢彊提拔新秀,壓制宗室,達到平衡朝局,進而避免宗室做大做強,王權旁落。秦國攻齊,剛開始戰況對齊國不利。齊國別有用心的人見了,紛紛上書。

有的人說齊國宗室好男兒眾多,匡章戰事又不利,請求更換主將。也有的人說,匡章通敵賣國,應該派人領軍前往將他誅殺。一時間,臨淄謠言四起,皆是不利於匡章的。面對呈上來的文案,田闢彊一概置之不理。田闢彊相信匡章的能力,也相信他不會辜負自己的期望,更不會做出叛國叛君之事。

齊秦兩軍主力在桑丘初次交鋒,不分勝負,兩軍各自安營紮寨,僵持不下。匡章手下的人認為秦軍戰鬥比不上齊軍,紛紛進言決戰。匡章強力壓制主戰將領,拒不出戰。這些人便以主將性情膽小懦弱,要求齊王換將。田闢彊知道匡章的難處,派出特使持符節,進入軍中傳達政令…不聽主將調遣者,斬。

田闢彊常年在齊威王身邊,耳濡目染,自然明白作為君王第一件事...自己要有主見,決不能受臣下的意見左右。其次,戰時更換主將,乃軍中大忌,也是重重給自己一記耳光。

田闢彊一心一意維護匡章,令很多人不滿。

齊相鄒忌問道:“王上,匡章手握重兵,他真的通敵賣國,齊國危矣。”

“寡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田闢彊不喜歡鄒忌是因為他為了權勢,不惜陷害詆譭他人。馬陵、桂林兩役名將田忌和軍事孫臏,就因為他的嫉妒心而離開齊國,逃亡楚國。若非如此,中原諸侯豈不來臨淄朝拜。今鄒忌忌憚匡章的軍功,不惜說出此番話來。

田闢彊聽了氣不打一處來,出聲嗆白道:“齊相你多慮了。章子是不會背叛寡人,背叛齊國。”

田忌以布衣之士,身居廟堂,為一國之相,自然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於是,便適可而止,不在進言。田罌也私下問道:“王上,齊國為將者眾多,你為何獨寵匡章。”

田闢彊能夠順利繼任王位,多虧有了田罌的幫襯。

田闢彊答道:“父王臨終前告訴寡人,齊國有難,匡章足以安定天下。父王還說他作為人子不敢欺辱死去的父親,難道他作人臣還會欺辱活著的君王嗎?”

田罌見王上識人、用人方面比先王有過之而無不及,深感欣慰。田罌期待著齊國在新王的帶領下,縱橫中原,揚威諸侯。

秦軍東征慘敗,三萬秦軍男兒出征,回到國內不足五千人,將軍嬴華也身負重傷。秦王嬴駟見大秦地鷹銳之士敗給了齊國,仰天嘆息道:“齊國不愧是東方大國。”

秦宮大臣見東征大軍輸了,為了挽回秦國的臉面,進言道:“王上,我們再派大軍借道韓魏攻入齊國,以報嬴華將軍之辱。”

秦王也有意再派出幾萬將士與齊國爭雄。

左庶長贏疾道:“王上,此戰我們輸了,韓魏兩國對我國的態度也會發生逆轉。齊國和秦國有三晉阻隔,短時間內是不會正面交鋒,攻齊不是上策。”

一人反對道:“齊人給我秦國施加的恥辱就這樣罷休了。”

“知恥方能後勇。”贏疾的雙眸散發出憂慮的神色,“齊國是當今東方強國,也不會威脅到我國。我們暫且放一放,不與之爭先。攻三晉,打南楚才是我國的重心。我軍剛敗,三晉和楚國不久便會有大動作。臣建議派出使者,前去齊國謝罪稱臣,平息齊王之怒,與齊國締結盟約。齊王聯合三晉和楚國攻我秦國,局勢對我國極為不利。”

秦國尚武,寧可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會向敵人屈服。秦國曆代先君皆是戰死沙場,才換來現在的局面。‘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八個字深入秦人骨髓,也激烈著秦國每一個男兒。贏疾提出派出特使去齊國謝罪稱臣,眾人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秦宮大臣出言叱責贏疾。甚至有人說他不配位贏姓趙氏的好男兒。

此戰失利,嬴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嬴駟派出三萬大秦將士出征,試探齊國的實力。秦國大敗,他便得知齊國不愧於當今第一強國。嬴駟乃拿得起放得下之人,也不會因為顏面之事,做出錯誤的政令。秦國一敗,也會在中原諸侯掀起軒然大波。齊王一怒振臂一呼,合縱抗秦,中原諸侯必會追隨。為了秦國來之不易的家業,嬴駟選擇了低頭。

嬴駟犯愁應該以何人出使齊國。既能平息齊王眾怒,又不辱秦國國威。

贏疾進言道:“王上,前往齊國的大使,臣推薦一人。此人乃齊國人,也是縱橫家弟子,其人口舌之利,不弱於張儀。”

嬴駟見秦國還有人比張儀那張嘴還能說,又皆是縱橫家,問道:“把他喊來,讓寡人瞧瞧。”

陳軫進入宮廷,面見秦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