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封府最龐大的雲橋,赤橋寬足有二十丈,自下城天門大街盡頭起始,跨越九百丈至上城朱臺大街的入口,界定了上下二城。
兩條可容數十輛馬車同行的大街兩邊,重簷綿延至橋頭,拱起四座望樓。
四座望樓頂端銅鑄的四尊四方神獸,則遙遙拱衛著赤橋中心那座龐大的的五色社稷壇。
作為浮黎僅有的三十二座社稷壇之一,赤橋上的社稷壇,在元日會有聖人顯聖祈谷,此刻,橋周十步便設有一尊的雙耳三足大石鼎,也都被摩肩擦踵的百姓爭搶著往裡頭上香,眼看竟是不夠用了。
橋頭東南面的望樓下,彩戲耍著兩座小房子般高的傀儡,三斤如今卻對這個沒了興致,隔了一條街去張望那邊在高臺上舞獅的藝人。
就在十餘步外,還有三五成群拿竹筒、竹馬錶演杵歌的,首飾珠翠明麗,衣裝錦綺奢靡。
元日一到,新封府裡終於熱鬧起來,剛給三斤買了一支錦雞糖畫的李不琢也終於感覺到一點兒過節的氣氛了。
這大清早的蕭鼓聲,到入夜都不會止歇,甚至還會更甚,因為到那時候,元日的重頭戲才會出來,
此時,街邊已有人提早擺好了花燈,有龍船鳳輦、下垂流蘇的珠子燈,有五色妝染的羊皮燈,還有號稱“萬眼羅”的羅皂燈,還未入夜就已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眼下,城中百姓慶祝的還是接下來的祈谷。
站在橋頭朝赤橋中央遙遙望去,可以隱約見到三層的社稷壇上,七座高有三丈的聖像被廡殿頂遮擋著。
“走了。”
李不琢向赤橋走去,三斤把粘手的糖畫舔乾淨了,留戀地看了一眼路邊的花燈,據說入夜後,有的機關燈自行旋轉時,其中的影戲便會自行動起來,又據說去歲府主還命人打造了一座琉璃燈山,她已經迫不及待想讓李不琢帶她去看了。
李不琢帶三斤在橋邊找了個好位置,已能看清社稷壇邊舉行祭禮的府中大員,李不琢觀察過後,卻沒發現白益。這位神將大人在新封府已算是位高權重的了,怎麼祈谷時卻沒過來?
祈谷時聖人顯化法相可不單純是為了安定民心,對煉氣士也大有裨益,就拿聖人法相誦祝詞時的雷音,便能滌盪煉氣士心中雜念,在這雷音加持下,過後近一月修行時都難以產生雜念。
晃神間,只聽人群譁然沸騰,原來是社稷壇邊的府主大人已俯首施禮,聲音傳徹十里。
“恭迎聖駕!”
話音一落,社稷壇上七座聖像中的赤天宮聖人像向前邁出一步。
一步過後,聖像卻仍留在原地,原來邁步出來的是聖人法相。
這赤橋上的聖人法相與此時希夷山上的聖人真身一般無二,捏起一把五色土,灑在壇上,便口誦祝詞。
李不琢只覺耳中雷音滾滾,奇異的是這聲音並不刺耳,反而心神一震,雜念盡去。
豁然間,李不琢竟被這雷音帶入坐照自觀的狀態。
只見劍種分化的陰陽二劍,正消磨著的那枚聖言劍字,彷彿從雷音中吸收了養分,又渾厚堅硬了許多。
“糟了。本打算在府試前把這枚聖言消化了,讓我的劍道有望突破桎梏,進入宗師黃芽境,但這下這祈谷雷音讓這劍字又變強了幾分,恐怕府試前,我的劍道就難有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