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演員的三大錯覺。
我能上位。
我能反殺。
我也能成影帝。
很快,認為自己重來一遍能更好的張中暉在鏡頭剛剛開始幾秒之後就被他自我了斷了。
第三遍,這次有進步,臺詞是說到了“我想做一個好人”。
第四遍,張中暉在剛剛踏入鏡頭的時候就感覺這一遍的情緒和心態很到位,他沒有像第二遍的時候想著自己能夠反殺,沒有像第三遍的時候想著自己壓根就特麼是影帝,這一遍他想的是相互成就。
一段戲怎麼能好看?
影帝碾壓龍套好看嗎?
可能會好看。
影帝碰撞影帝好看嗎?
可能會更好看。
張中暉不知道是自己一年多沒接戲的緣故,還是不如甘敬這位最佳編劇對故事研究通透的緣故,總之,他在把這段戲演到第四遍的時候已經是彼此成就的心態了,只有彼此對飆才能讓觀眾看得過癮啊。
甘敬飆起來了,自己也應該飆起來!
果不其然,這一遍順利進行到尾聲。
——好。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人。
——那就是讓我死?
一個混跡黑道當臥底,一個深埋警方是內鬼。
甘敬飾演的陳永仁面對張中暉飾演的陳建明再次笑了出來,這是痛快的笑,是滑稽的笑,是宣告勝利的笑。
人的思維有多快?
一瞬間,一個人的心裡又能閃過多少念頭?
面對陳建明的話,面對一個被韓琛控制充當警方內鬼又最終除掉韓琛的人,甘敬心中是不是會有一些同為臥底的理解?哪怕只是細微的一閃而過不被採用的念頭?
甘敬不知道。
只是,有意無意之間,他這一遍在說出這句自己整部作品最喜歡的臺詞之前是有個微微的吸氣。
“對不起,我是警察。”
這部《無間道》如果單以臺詞流傳來說,這一句臺詞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了,它簡短有力,包含著一位臥底將近十年生涯最深沉最無法說出的一句話,也是陳永仁刻在骨子裡的信念。
——我打人,我被抓,我看心理醫生,可,我是一個警察!
今天開工第一天甘敬本是要和陸瑋演一段臥底和上司的天台見面戲。
好巧不巧,這場警方見面戲裡同樣是有一句闡述,是陳永仁向警司黃志誠的抱怨——你要我怎樣?天天提醒自己我是警察?做夢的時候都說……放下槍,我是警察?這樣?!
甘敬已經是第四遍說出這句臺詞,仍舊覺得十分過癮,只是,連拍了四遍,他也下意識的立即關注著張中暉這位對手演員的反應。
沒有絲毫停頓。
沒有絲毫猶豫。
臉上是失望,是絕望,是失望和絕望混在一起交雜出的反戈一擊。
張中暉冷冷吐出三個字:“誰知道?”
如果說甘敬剛說的臺詞是流傳最廣的一句,那張中暉現在的三個字事實上也是不輸於這句臺詞的精彩反擊,是成功激怒了面前警方臥底的一句詰問。
誰知道?
資料一銷,從此永遠是混在爛泥裡身背案底見不得光的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