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子大一點,今天張中暉。
膽子大一點,明天鄧雲生。
膽子大一點,後天牛康平。
在《愛在黎明破曉前》的票房統計遞交到京城藍光文化之際,網路上不同影視論壇的影評或帖子忽然達成一種默契的表達。
這種制式內容簡直是讓人懷疑有人拿錢帖了。
反正,甘敬即便經歷很多,也有點分不太清到底是張中暉的影響力很高還是有人在裡面渾水摸魚——就是要摸魚,那也應該衝張影帝摸啊,自己一個小小的最佳編劇有什麼好摸的?
他有點想不通,於是動了按名索驥,開始逐一欣賞起深受網友喜歡實力派演員的作品,這張中暉兩封影帝,那鄧雲生和牛康平又是什麼樣的演員呢?
別說,真的挺棒的。
甘敬連續欣賞了幾部自己沒看過的電影,深感情緒愉快。
只是,當他看到相同制式帖子的另一個名字又搜尋後頓覺不好了,搜尋出來的“蘇嘉豪”居然顯示是自己在中戲上學時的同班同學。
這“膽子大一點”的質量是參差不齊,下滑很嚴重。
甘敬忍著心裡生出的一絲埋怨,抱著一種試探的心情欣賞了下需要自己膽子大一點才能成為蘇嘉豪的作品。
結果,不該試探的!
“喂,票房出來了!三天一千六百萬!”俞婧的聲音有些氣鼓鼓的拿著票房單站到了遺憾關掉播放器的姐夫面前。
甘敬只是在心裡簡單計算了一下就笑道:“還不錯啊,應該不會虧本。”
週四晚的平安夜,週五的聖誕節,週六週日兩天的休息日,三天一晚合計16oo萬票房,這對於一部製作+宣費用一共15oo萬的電影來說可以算是註定回本了。
只要,它不來個票房大跳水。
“可是,它看起來是比不上《當幸福來敲門》了啊,你上一部電影的周是有365o萬!”俞婧是用一種嘆息的表情說出來的話。
甘敬點點頭,有節日刺激的情況下三天是16oo萬,周確實很難拿到365o萬,他忍不住笑道:“數字你記的真清楚。可,這完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電影。”
俞婧不服氣的說道:“怎麼不同層次了?《愛在》比《幸福》花的錢要多呢!《幸福》可是用了更少錢的電影拿到了更高的票房,別人怎麼看?你這是退步了啊!”
更少的錢,更多的票房。
甘敬一下子愣住了,介個,好像還真是這樣。
那,怎麼解釋兩個不同層次呢……藝術成就?原本的地位?
甘敬想了想,又想了想,說道:“這兩個都算是小成本,嗯,嗯,《幸福》給人帶來的激勵和感動會更多一些,它單純憑藉口碑和不多的宣能拿到365o萬就說明它的層次更高啊。”
甘敬掰扯過來了:“又不是誰花的錢多誰就是更好更高的電影,我就不明白了,這票房你有什麼不滿意?”
“有一個平安夜和聖誕節,我們的票房才16oo萬,那後面的曲線一定會回落的,我已經看過了去年和前年這個檔期的電影,節後迅回落,元旦的時候又多點,再又是迅回落。”
“去年有個差不多也是拿到16oo萬的電影,它最終票房才是5ooo萬!你用了更少的錢拍出來的《幸福》最終可是2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