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表現也不俗,法國上映首週末取得了1966萬美元,德國首週末取得了1664萬美元,英國首周取得1924萬美元。
西班牙砍下1118萬美元,義大利砍下986萬美元。
在歐洲,這幾個市場都相對比較大,其餘的歐洲市場基本都是百萬美元級別。因為上映時間不一致,所以造成了票房上的差異。
不過歐洲總體還是好萊塢第一大海外票倉,每年在北美大賣的影片也能在這裡收穫不錯的票房。
而作為海外第二大票倉的島國,《暮光之城:星月》就不太受歡迎了,首周只拿到76萬美元。
隔壁的韓國都有407萬美元,新加坡都有80萬美元。
可能是島國人並不愛看吸血鬼談戀愛,這種片子在島國遇冷也是正常的。
但海外其他地區表現相當不錯,而中國內地的觀眾很遺憾未能在院線看到這部電影。因為今年進口片的名額已經用完了,《阿凡達》都排到明年了。
目前雙方正在談判,考慮擴大分賬比例和增加進口片名額。
老實說,隨著中國電影市場規模迅速做大,好萊塢的聰明人發現,在中國賣周邊產品是不現實的。
因為中國人不會傻啦吧唧的拿著大幾百塊乃至幾千塊去買正版的周邊產品,他們還沒富有到那個地步。
盜版雖然做工差一點,但勝在價格便宜。
就盜版的事情,大家也溝透過。但這玩意是殺不絕的,好萊塢自己都沒有把從墨西哥流過來的盜版給解決掉。
所以一開始好萊塢想著雖然分賬比例少點,但至少指望賣周邊產品掙錢的想法就此破產。
但只能賺點辛苦錢的好萊塢電影公司自然不樂意,電影公司希望提高分賬比例。
關於錢的事情,就有得扯了,沒個幾年估計談不攏。
《暮光之城:新月》是今年香瓜工作室最後一部電影,依然貢獻了極佳的票房表現。
第三部已經在籌備當中,而且是明年上映,繼續撈金之旅。而從明年三月份開始,
《魔戒》3D重置版將會重新登入院線,這也是為了給彼得·傑克遜執導的《霍位元人》製造熱度。
加上郭凡執導的《原始碼》,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超體》,小吉伯特自己執導的《盜夢空間》。
香瓜工作室明年的電影產出陣容依然很強大,備受行業矚目。
小吉伯特老對手(大衛·埃裡森自認為)天空工作室明年也有大作要上映,《創·戰紀》、《異星戰場》、《超級戰艦》等影片接連上映。
大衛·埃裡森自信滿滿,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要把天空工作室做成好萊塢第一電影工作室。
放在以前,大家對他這句話肯定不屑一顧。
不過今年天空工作室業績不錯,投資的幾部電影可圈可點。
尤其是邁克爾·貝執導的《變形金剛2》,雖然換了男女主演,不影響其在全球砍下8.36億美元的票房。
更重要的是周邊,簡直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