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知否從蒙童開始> 第318章 廟曰仁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8章 廟曰仁宗 (1 / 2)

趙真病逝的訊息傳出,舉國震動,汴京城中滿城戴孝,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起了哀悼的白幡。

先帝之仁,天下皆知,百姓們自發罷市巷哭,數日不絕。

雖乞丐與小兒,亦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煙霧飄飛彌散,以至於汴京城上空天日無光。

大周朝開國百五十年,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皇帝駕崩了,但前面數次加起來,也遠遠比不上這次趙真駕崩時山河皆痛、萬民齊哀的場面。

趙真的訃告送到哪裡,哪裡便哭聲震天,紙菸蔽空,就連北方的契丹皇帝聞詢後,也不禁為之落涕,號哭不止。

契丹皇帝還命人將趙真昔日贈予他的衣物葬為衣冠冢,歲歲祭奠,並親自作詩哀悼。

古時服喪以三年為期,而漢文帝時創“以日易月”之制,將服喪月數改為日數,即以服喪三十六日取代服喪三年。

大周天家喪制亦為“以日易月”之制,皇帝崩後二十四日即為大祥(兩週年祭日)。

大祥後再過三日即為禫除日,這日後官員和百姓便可以除去喪服,恢復正常生活,朝廷衙門也能有序運轉,唯有新君還需繼續服喪於內廷。

禫除日後,禮部便著手籌備起了新君登基大典。

儘管在宣讀完遺詔之後,大臣們就已經開始以“官家”稱呼新君,但還是需要舉辦一場正式而隆重的登基大典,以安天下士民之心。

大周天佑十年,五月十二。

是日寅時,趙宗全派出三位宰輔重臣,分別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趙宗全自己則來到身穿孝服,親自來到先帝梓宮衹告,行五拜三叩之禮,完成受命,而後便可脫下孝服,換上最為隆重的天子袞冕。

待到吉時,皇城內鐘鼓齊鳴,宣德門正門及左右掖門俱皆洞開。

文武百官各具朝服,自宣德門魚貫而入,在紫辰殿前的廣場上列隊站好。

一身袞冕之服的趙宗全自中門而出,駕臨紫辰殿升座。

待趙宗全在御座上坐定,皇城司鳴鞭九響,數千名官員齊刷刷地跪下,行五拜三叩之禮。

禮畢之後,龍圖閣大學士韓章奉上早已擬定的登基詔書,趙宗全象徵性地看看,便蓋上承天受命之寶,將詔書交給禮部左侍郎申惟中。

申惟中畢恭畢敬地捧著詔書至宣德門,並在宣德門城樓上宣讀詔書。

詔書主要內容為:大赦天下、改明年為治安元年、任命為先帝治喪的山陵五使等等,這些都是歷來登基詔書應有之意,無須贅述。

此外,詔書中還冊封先帝皇后曹氏為皇太后,太子妃沉氏為皇后,高陽郡王趙策英為桓王。

太子生父,故延平郡王趙寰也被追封為舒王。

龍圖閣大學士韓章加太師;龍圖閣大學士文彥昌加少保;殿前司都虞候沉從興封威北侯,加殿前司副都指揮使。

其餘文武百官按照大禮泛階的原則,皆進一階散官。

衛辰也從中得了好處,他剛剛加封銀青光祿大夫,升一階便是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

登基詔書宣讀完畢,百官山呼萬歲,簡短而不失莊重的登基大典至此便宣告結束,之後登基詔書會被送到禮部,由禮部頒行天下。

大典結束,百官散去,而衛辰卻仍是不得清閒,他被任命為山陵五使中的鹵簿使,還得馬不停蹄地為先帝籌備葬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