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正堂外的滴水簷前,家裡的下人都已站在簷外候著。
衛辰左右看去,發現這些下人都是熟面孔,看來自己離家兩年多,莊鈞一個人在家也沒有添置什麼下人。
莊鈞以前在江寧的湖畔小院時,身邊就只有一個福伯,搬來汴京與衛辰同住後,家裡的下人倒是比以往多了些,但是比起城中別的官宦人家,卻仍然算是極為清簡。
畢竟師徒二人都是澹泊的性子,向來不尚奢華,衛辰前世今生都是苦出身,今世雖然靠著酒坊生意手頭闊綽了,但也沒有養成吃飯穿衣、甚至上廁所都要別人服侍的習慣。
不過,以往家裡就衛辰和莊鈞兩條光棍,師徒倆當然是怎麼簡單怎麼來,等到日後如蘭和明蘭正式進了門,可就不能這麼隨意了。
別的不說,光隨是二蘭從盛家陪嫁來的女使婆子,估計至少就有幾十個,到時說不定趙真那邊也會賜些下人來,加起來恐怕得有上百人。
不管怎麼說,眼下衛辰住的這小院子肯定是裝不下這麼些人的。
就算真裝得下,盛紘和王若弗也不會同意衛辰拿這小院當婚宅打發自己的寶貝女兒。
女兒家的婚姻大事,一輩子也就這一次,婚宅又豈能馬虎?
還是得另外接辦一處寬敞的宅院才行。
這件事衛辰還在禹州的時候就已經在考慮,去年還特意寫信給自己正在開封府衙任職的一位同年,請他幫自己留意一二。
官場之上,靠的就是同年、同鄉、同門,同科中式的進士抱團取暖,本就是十分尋常之事。
天佑六年一共取中了三百位進士,無論是當初的科舉成績還是如今的升官速度,衛辰都是公認的第一人,理所當然就成為了這三百人的核心和領袖。
幫忙留意汴京城裡合適的宅院,這種小事,對於在開封府衙任職的官員而言,不過就是舉手之勞罷了,而且還能讓衛辰欠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衛辰寫給同年的信送到汴京後,沒過兩個月,他的婚宅就有了著落,那位同年甚至還貼心地給衛辰提供了好幾處備選的宅院。
衛如意提前帶著家人抵達汴京,第一件事就是以衛辰長輩的身份約王若弗一起相看宅院,之後又徵詢了莊鈞的意見,總算在上個月把婚宅一事給敲定了下來。
衛如意一進門,就高興地向衛辰介紹起了她給衛辰挑的婚宅。
“那是太祖一脈的秦康惠王第三子永平侯傳下來的宅子,後來主人家犯了事,這處宅子就被開封府找藉口收了回去,之後就一直閒置著。
那宅子可大了,光是後花園就有七八畝,攏共佔地十六畝!前後十一楹,一百零六間,十四半間,二十一含,十七廈,還有一百二十九過路,四披,二十二挾……”
開封府名下的官產中,像這麼大的宅子也不過三十九處,對外出售的更是隻有兩處。要是在江寧就好了,再大一倍的宅子咱們也買得起。”
衛如意說著搖了搖頭,頗有些為沒買到更大的宅子而遺憾惋惜的意思。
衛辰在一旁聽得也只能苦笑。
照衛如意所說,她給衛辰置辦的婚宅光是後花園就有七八畝,總面積更是有十幾畝,這已經很誇張了。
汴京城裡當然還有比這更大的宅子,但那統統都是皇產!
那種宅子,都是皇帝留著賞賜元老重臣用的,根本不可能對外出售。
再說了,就算真買到手了,以衛辰現在這個級別,他也壓根不敢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