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知否從蒙童開始> 第248章 脫靴遺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8章 脫靴遺愛 (2 / 2)

埋葬屍體的漏澤園、收容孤兒的慈幼院、奉養孤寡老人的福田院……

這些公共福利機構大周其實早就有了,但因為要常年付出,往往都是名存實亡,或者乾脆就沒有,也就汴京這樣的大城市比較完善。

但如今,在衛辰的主持下,禹州城還有下面的新鄭縣和密縣都先後設立了這些機構,衛辰還專門劃撥出官田來維持日常的開銷。

當今世風,地方官員往往不喜歡處理衙門裡那些俗務,反而更樂意邀風賞月。

只要府庫中有些閒錢,他們多半就會造些亭臺樓閣,以供遊玩,順便題詩詞以記,讓後人傳唱。

而衛辰,身為堂堂當世文宗,在禹州將近三年,除了一篇吟誦鈞瓷的長詩外,詩詞文章竟然少有建樹,令文壇士林都是惋惜不已。

可是,對於禹州百姓而言,這卻是天大的好事,這意味著衛辰的每一分精力、府庫中的每一枚銅板,都用在了百姓身上。

衛辰走下馬車,望著如山如海的人潮,彷彿汴京上元夜的燈市一般,不禁心頭一熱。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自己這三年在禹州,總算是沒有虛度,對得起百姓,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時,被百姓推舉出來的幾名耆老鄉紳,拄著柺杖來到了衛辰面前。

“知州大人在禹州三年,境內可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三代之治也不過如此。

如今知州大人離任入京,必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等不敢妄言相阻,只求知州大人留下官靴,以示遺愛禹州百姓之意。”

衛辰見此也是哭笑不得。

這“遺愛靴”源自孔子,孔子任中都宰時,深受百姓愛戴,離任之時,一位老人抱著他的腿含淚挽留。

孔子大為感動,怎奈君命在身,不能耽擱,便脫下腳上的一隻靴子留給中都百姓以為紀念。

只不過到了後來,這官員離任脫靴留靴一事就與萬民傘一樣,淪為了一場鬧劇,多是官員自導自演的把戲,只為博得清廉愛民的美名。

衛辰自問與那些貪官汙吏不同,不願意搞這些形式主義,當下就要推辭。

不料那幾位耆老聽到衛辰拒絕,竟直接扔掉柺杖跪倒在地,懇請衛辰脫靴,若是衛辰不肯,他們就長跪不起。

這幾位耆老少說也到了古稀之年,上了崇政殿,天子都不好意思讓他們下跪。

衛辰又何德何能受此大禮,不禁大驚失色,只好照他們所說,脫下了自己腳上的官靴奉上。

與此同時,衛辰心裡也是頗受觸動,脫靴雖是形式主義,可要是百姓發自內心地去做,那代表的意義又是大不相同了。

幾位耆老得償所願,這才在衛辰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手上捧著衛辰剛剛脫下的官靴,恭恭敬敬地退了開去。

衛辰見此也是輕舒一口氣,讓元安替自己取來一雙新靴子換上。

接著,又是一人端著一杯水酒上來,而後還有一人折了柳枝來送……

如此三辭三讓,再三勸三進後,禹州百姓才依依不捨地放衛辰離開。

衛辰最後望了眼這座他傾注了三年心血的城市,轉身登上了馬車,車伕揚鞭輕叱,駕著馬車緩緩駛向通往汴京的官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