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這樣的好田,早就被大戶人家佔去了,哪裡輪得到咱們!”
“全靠了衛青天啊!”
衛辰聽著百姓們的讚頌之語,心底也是頗為無奈,也不知道剛剛講的三條禁令他們聽進去沒有。
當然,衛辰也能理解他們的心情。
黃河連年河患,不知道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為了討活路不得已低價變賣土地,淪為大戶人家的長工。
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田產,自然是欣喜若狂。
衛辰本來也沒指望百姓能夠全都自覺地遵守規定,相應的監督和巡視很快就會隨著百姓進入堤內開荒而展開。
包括新設立的河工署,也要在這方面擔起責任來。
那些老河工本身就是老莊稼漢,更能設身處地地想問題,讓他們深入百姓到之中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效果可能比衛辰在這裡乾巴巴地講要好很多。
在衛辰一通宣講之後,就是核對戶籍身份,放百姓們入堤了。
果然,發現了好幾個企圖混水摸魚之人,都不用衛辰讓人查驗,就被憤怒的百姓一一指了出來。
顧廷燁稍加審問,就搞清楚了這些人的來意,原來他們都是州中大戶的家丁奴僕,被派來打探淤田的情況的。
衛辰當即就讓顧廷燁將這幾人鞭笞二十下,打得他們皮開肉綻,再吊起來示眾。
看見這一幕,圍觀的百姓都是拍手稱快。
平日裡受這些狗仗人勢的惡僕欺負也就罷了,眼下生活好不容易就要看到曙光,他們居然還要跑過來搗亂,即便是再老實巴交的百姓也忍不了。
幸好,總算有衛辰替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衛辰在一旁看著幾人受刑時痛苦哀嚎的模樣,心裡也是不由冷哼了一聲。
三十里大堤,足足造就了三百頃淤田,也就是整整三萬畝上等好田,這麼一塊大肥肉,可有不少餓狼都盯著呢!
按照以往的慣例,有這種好事,肯定是先緊著州中的豪紳大戶來,哪裡輪得到那些升斗小民。
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這才是正常操作。
可衛辰卻反其道而行之,只照顧貧民,將豪紳大戶通通排除在外,這自然讓他們恨得牙癢癢。
衛辰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敢做這個決定,就有足夠的底氣應付隨之而來的風浪。
禹州這彈丸之地,也就幾個鄉下土財主,衛辰自問還鎮得住場面。
這次處置幾個惡僕,僅僅是給那些大戶一個小小的警告罷了。
說實話,衛辰還巴不得有人跳出來當靶子呢,正好可以讓自己立立威,省得別人把自己當成了慈眉善目的好好先生。
之後的一個月內,數千百姓陸續來到堤上定居,一家十畝的限額,淤田很快分配完畢。
期間一直都是風平浪靜,不免讓衛辰有些失望,這禹州本地的豪紳,多少有點慫啊……
不過想想也是,衛辰在禹州威望日隆,備受百姓愛戴,州衙上下鐵板一塊,衙役和團練又都牢牢抓在手裡,至少在禹州境內,沒有人能動搖衛辰的權威。
即便是有人心裡對衛辰不滿,也拿他沒辦法,只能暗地裡搞點小動作,翻不起什麼風浪。
再說了,衛辰搞活了禹州的商貿,這些本地大戶也沾光吃到了不少好處,為了點淤田就和衛辰翻臉,實在是談不上划算。
於是,本地豪紳只能忍下了這口氣,淤田之事就此不了了之,唯有貧民百姓得了實惠,對愛民如子的衛青天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