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策英帶著衛生防疫司的醫工在神垕鎮種痘大獲成功,身為知州的衛辰這些日子也沒有閒著。
衛辰將種痘法在神垕鎮的施行過程盡數寫在了奏章內,快馬送去了汴京。
在大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痘瘡有多麼可怕,趙真對此更是有著切膚之痛,他最疼愛的長子就是因為患了痘瘡,僅僅出生一年多就夭折了。
因此朝廷這次辦事的效率很快,奏章遞上去沒幾日就有了回覆,趙真不僅大力褒揚了衛辰,還給了臨時成立的衛生防疫司一個正式編制,並囑咐衛辰在禹州境內繼續試行種痘法。
有了這份旨意,衛生防疫司的種痘範圍很快就從神垕鎮擴充套件到了整個禹州境內。
神垕鎮疫情被撲滅的訊息早就傳遍了禹州城,等到衛生防疫司四處張榜,宣佈將在禹州城內設點種痘時,百姓們都是歡欣鼓舞,對此期盼不已。
四月十五,禹州城正式種痘這一天,被徵用作為種痘地點的城皇廟外,前來種痘的百姓排成了一條長龍,如潮水一般向著大門擠過去。
“排隊,排隊!”
大門口的衙役在顧廷燁的帶領下,盡職盡責地維持著秩序,不讓洶湧的人群亂作一團。
後院的禪房中,聽著外面的喧鬧,衛辰與趙策英相視一笑,禹州百姓對於種痘的熱情,他們都已經感受到了。
笑聲過後,二人談起正事,衛辰面色就變得嚴肅起來,沉聲問道:“痘苗準備得怎麼樣了,夠不夠使用?”
衛辰問的是此次推行種痘的關鍵,種痘法再好,可用於種痘的痘苗不夠,那也是白瞎。
不過,趙策英對此早有安排,臉上帶著輕鬆地笑意答道:“老師放心,這些學生早就考慮過,痘苗儲量充足,足夠禹州數萬百姓接種。”
痘苗的數量是可以不斷增值的,比起一開始從母牛身上搜集到的那點痘苗,經過了神垕鎮的試種,掌握在趙策英手中的痘苗已經翻了幾十番,儲存在一支支清洗乾淨的鵝毛細管中,足夠禹州百姓種痘使用。
“痘苗定價三十文一劑,一天收治五百人,先緊著十歲以來的小兒來。”
趙策英向衛辰說著自己的計劃。
“等到禹州城中處理完畢,衛生防疫司裡的醫工,就會分出一部分到下面的密縣和新鄭縣去。”
“三十文?”
衛辰聞言卻是皺了皺眉頭:“定價是否有些太高了,萬一有百姓嫌貴,不願接種怎麼辦?”
痘苗的採集和儲存都需要不菲的花費,定價三十文一支已經是成本價,還是在不考慮人工的情況下。
可衛辰還是擔心這價格定得太高了,畢竟種痘是為了造福百姓,就算虧本也必須推行下去。
趙策英聽到衛辰的質疑,卻是胸有成竹地澹澹一笑,用手指了指外面道:“老師你聽。”
】
衛辰帶著疑惑側耳聽去,但聽得外面有人大喊道:“後面的人聽著,四月十五的五百號,你們的痘苗錢,由鈞瓷行會替你們付了!”
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鼓掌叫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