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之責乃是風聞奏事,喝酒啊說,他們說話不需要有譜,也不需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咬上誰誰就倒黴。
在大周,按照慣例,無論彈劾的有理無理,官員一旦被彈劾,都要放下手頭的一切政務,停職在家,等候朝廷的旨意。
這就是避位待劾。
而像衛辰這種遭遇了十七道奪命連環彈劾的情況,不僅要避位待劾,還要主動上表向天子請辭。
未來岳父盛紘的意思,是讓衛辰先上書辭官,表示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請言官大爺們手下留情。
這樣一來,官家也有理由對衛辰從輕處罰,說不定最後罰衛辰幾個月的俸祿,就輕輕放過了。
不過,衛辰擔心的是,就算自己主動上書認錯,言官們也不會放過自己。
衛辰看得很清楚,此次言官們之所以群起彈劾衛辰,所謂的“以鬼神之事蠱惑君王”,不過只是個由頭罷了。
真正的原因,還是衛辰為官後升遷過速、鋒芒太盛,惹來了太多人的不滿。
從翰林修撰被選為經延展書官,又因功升遷為詹事左中允,短短數月間,衛辰就走完了普通翰林需要至少三五年才能走完的路。
要知道,和衛辰同榜的進士,如盛長柏這樣的庶吉士還在翰林院見習,二甲在京觀政,三甲更是老遠在外地當官,而衛辰卻已然直升正六品京官。
正六品是什麼級別?
在地方,正六品可以擔任一府通判,三年前的盛紘,職位便是揚州府通判。
並且,衛辰還是正六品的京官,並且是京官中最為尊貴的翰林官。一旦外放,即便是平調,也最少是正五品起步。
這也就意味著,衛辰如今的級別比三年前盛紘還要高出整整兩級,而衛辰的年紀卻和盛紘的兒子盛長楓相差彷彿。
由此也可以看出,衛辰為官後升遷的速度究竟是多麼的驚人。
除了飛一般的升遷速度外,衛辰還備受天子信重,更是在天下矚目的立儲之事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這三樣之中,但凡能佔到一樣,就足以令官員覺得自己祖墳冒了青煙。
而衛辰卻是三樣全佔了。
如此迅勐的勢頭,便是用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來形容也不為過。
偏偏衛辰只是一個授官剛滿三個月的官場新丁。
年輕,意味著衛辰的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可同樣也意味著衛辰資歷不足,根基淺薄。
而如今,這一隱患終於爆發了。
衛辰以仙人託夢之說勸諫天子,其結果固然是好的,但過程中使用的手段卻是有待商榷。
畢竟士大夫講究敬鬼神而遠之,言官們也正是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宣洩自己對於衛辰這個“倖進之臣”長久以來積攢的不滿。
按照衛辰的推斷,就算自己主動服軟,上書向言官們認錯,他們也決不會善罷甘休。
既然如此,與其白白委屈自己,還不如和這些言官們正面硬剛一波。
即便最後很有可能會輸,可那又如何?大不了就是被貶出京嘛!
衛辰還巴不得如此呢!
不要忘記,為了請衛辰“演戲”,韓章可還欠著衛辰一個大人情呢。
真要被貶出京了,衛辰就去找韓章,讓他把自己安排去禹州,兩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總之,衛辰現在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正好可以擼起袖子和言官們大戰一場,先打出自己的威名,再主動請辭,高高興興地去禹州上任。
省的以後什麼阿貓阿狗都敢欺負到自己頭上。
說實話,衛辰雖然對此次的彈劾早有預料,可心裡終歸是憋著一股不平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