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真與三位大學士商議既定,旨意很快便下達至翰林院。
聽到衛辰擔任經延展書官的訊息,翰林院內的同僚們紛紛前來道賀。
面對道賀的一眾同僚,衛辰只是笑著擺了擺手道:“只是多了份差遣罷了,又不是加官晉爵,何喜之有?”
衛辰這話說得倒是沒錯,擔任經延展書官多兼一個差遣,並非加官進爵,衛辰擔任展書官後,官職依舊是翰林修撰,級別不會有任何提升。
不過翰林們顯然也都是明白人,知道衛辰這只是在自謙而已,當下就有一人笑著道:“衛修撰莫要誑我等了,充任展書官,入直御前,這可是比加官晉爵還要值得高興十倍吶!”
說話的這位,是衛辰報道時的前導官,翰林修撰呂寧,他也是衛辰在翰林院中關係較好的幾位同僚之一。
“經延官侍奉在天子近側,得聖卷在身,平步青雲指日可待啊!”
李祚昌和蔡瑄這兩位和衛辰一科的榜眼和探花也湊上來,語氣中滿是對衛辰的羨慕。
明明大家都是一起進的翰林院,衛辰眨眼間就成了經延官,入直御前,以後在檢討廳的日子都不會太多。
而他們呢,只能繼續埋首故紙堆中修史撰書,老實說,心裡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大周官場上有一條約定俗稱的準則,地方官不如京官,京官不如翰林官,而翰林官又不如能直接面聖的經延官。
歸根結底,就是離天子越近,晉升和掌權的機會就會越大。
衛辰成為經延展書官後,級別沒有任何變化,但實際地位與之前單純只是翰林修撰時相比,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這等際遇,李祚昌和蔡瑄如何能不眼熱。
可眼熱又能如何呢?
李祚昌和蔡瑄幾乎是同時嘆了口氣,默默退出道賀的人群,回到了藏書閣中。
待眾人散去,盛長柏找到衛辰,笑著拱手道:“下官在此恭喜衛修撰了,來日入直大內之時,若有機會,可不要忘了在天子面前提及下官。”
“則誠,連你也來消遣我!”
衛辰沒好氣地白了盛長柏一眼,而後略帶疑惑地問道:“對了,你不是跟著羅學士在學堂上課麼,今日怎麼到檢討廳來了?”
也難怪衛辰好奇,盛長柏和王堯臣這些庶吉士還只是見習翰林,沒有具體官職,一般都是在別處跟著教習上課,偶爾才會在教習的帶領下來檢討廳給正式翰林們打雜,增加實踐經驗。
“正是羅學士叫我來的。”盛長柏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封信箋:“你自己看看吧。”
衛辰接過一看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封請柬,下帖的人正是負責教習盛長柏和王堯臣他們這些庶吉士的侍講學士,羅洪憲。
請柬中的內容倒也簡單,就是邀請衛辰後日放衙至樊樓宴飲。
衛辰心中暗暗吃驚。
要知道,侍講學士可是從五品的官職,翰林院中僅設兩位,整個翰林院級別在這兩位侍講學士之上的,也只有掌院劉廷錫一人而已。
想不到,如今連這樣的人物都會親自下帖邀約自己。
直至看見這封請柬,衛辰才真正有所感觸,看來自己這回擔任經延官後,是真的炙手可熱了。
回顧自己這數月來的經歷,先是六元及第,然後是聖旨賜婚,再到今日被選為經延官,衛辰不禁想到兩個詞。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