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知否從蒙童開始> 第180章 趕鴨子上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0章 趕鴨子上架 (1 / 2)

事實上,不用看周圍人的眼神,李祚昌話剛說出口,自己便已察覺到了不妥。

可他卻不得不這麼做。

翰林分為學士、講讀官(侍讀、侍講)、史官(修撰、編修、檢討)三個層級,上下之間,涇渭分明。

李祚昌年近不惑,鬢已微霜,和大多數講讀官差不多年紀,卻還只是區區一個正七品的編修,位列翰林中的最底層,只能悶頭編書修史,大部分情況下連天子的面都見不到。

要是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往上晉升,恐怕到頭髮花白的那一天也未必能升到學士這一級,還談什麼理想與抱負?

如今好不容易有個能入天子眼的機會擺在面前,李祚昌也顧不得什麼莽撞不莽撞了,只能硬著頭皮搶先開口。

那前來傳旨的內侍舉著畫卷正覺得手痠,聽到李祚昌“先來獻醜”之言,不由精神一振。

“什麼獻醜不嫌醜,這位大人太過自謙了,須臾之間便能胸有成竹,實屬難得,可見大人捷才,還請快快將大作吟出,奴婢洗耳恭聽。”

李祚昌早就等不及了,聽到傳旨內侍這麼說,當下輕咳一聲,張口便吟道:“蒲香風暖浴蘭辰,御苑嘆遊奉紫辰。九春風景足金池,還因宿雨淨芳塵。幽潭碧樹迎仙仗,畫舸朱欄列近臣。欲識君王同樂意,普天今是太平人。”

“好!”

李祚昌話音未落,便有人鼓掌喝彩道:“繪宮苑之景、歌人君之德,氣象華貴,意蘊醇雅,實乃應制詩之上品。”

能入翰林院者皆是才華橫溢之輩,自然能品鑑出李祚昌這首應制詩的好壞。

即便是先前還對李祚昌略有不屑之意的幾位老翰林,此時也不由地對李祚昌刮目相看。

光憑這一手寫應制詩的功夫,此子也足以在翰林院中立足了。

要知道,應制詩寫起來限制頗多,就好比帶著鐐銬跳舞,但要是戴著鐐銬仍舊能把舞跳好,那才是真正的技藝高超。

同理,如果能把應制詩都寫得精彩,寫別的詩詞自然也是信手拈來。

李祚昌此詩中,“蒲香”、“紫辰”、“金池”、“畫舸”等意象皆十分優美,既寫出了皇家宮苑紛繁勝景,又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對聖君的讚美,以及身處太平盛世的喜悅。

應制詩作到李祚昌這個程度,即便是對於在場的一眾翰林來說,也很難去超越了。

不愧是新科探花啊!

一陣讚歎過後,檢討廳中又不約而同地響起了遺憾的嘆息之聲,眾人都沒了作詩的興致,紛紛收起了自己的思緒。

既然李祚昌珠玉在前,那麼他們也沒有必要再白費功夫了,省得還要自取其辱。

然而,傳旨內侍見了眾翰林意興闌珊的模樣,卻是有些不滿。

他雖出身粗鄙,不通詩詞,卻明白貨比三家的道理,眼下才只有李祚昌這麼一首,哪裡能看得出好壞?他回宮以後又該怎麼向官家交代?

傳旨內侍望向眾位翰林,沉聲問道:“其餘諸位呢,你們都是大週一等一的才學之士,難道就讓李編修一個人專美於前了麼?”

眾人紛紛搖頭道:“只此一首便已足夠,再多也是浪費,公公只管以此回宮覆旨便是。”

“說得好聽!萬一不合官家心意,怪罪下來,可全是我這個跑腿的過錯。到時候,你們又有誰會替我來背黑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