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衛辰起了個大早,外頭天還沒亮就拉上盛長柏從積英巷出發了。
昨天是報道,今天才算是正式坐衙第一天,衛辰可不敢遲到。
身為大周公務員,衛辰的工作時間自辰時始,至酉時罷,也就是早上七點到下午五點。
期間沒有午休,因為晝寢屬於爛泥扶不上牆的表現,作為官員表率的翰林們尤其不能犯。
連續十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聽起來好像挺長的,但實際的工作效率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衛辰進了檢討廳,值班的當該吏員殷勤地捧上簿子和筆,衛辰依照指點在上面畫了個卯,然後就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剛一坐下,堂班李忠就屁顛屁顛地跑過來給衛辰擦起了桌子,一邊擦還一邊討好地問衛辰要喝什麼茶。
衛辰知道這就是這些底層屬吏的生存之道,倒也沒有多說什麼,隨口要了一杯清茶後,便把李忠打發走了。
衛辰端起茶喝了口,翻了翻翰林院的規矩條例,又看了幾張桌上的邸報後,李祚昌和蔡瑄終於到了。
這二人是與衛辰同科的榜眼和探花,同年之中,也有他們二人和衛辰一起在檢討廳中坐衙。
至於盛長柏王堯臣這些庶吉士,還在侍讀學士手底下當乖學生,只有午後才可以出來和衛辰閒聊一會兒。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祚昌和蔡瑄有說有笑地進門,衛辰起身迎了迎,二人見狀也忙拱手還禮。
榜眼李祚昌屬於大器晚成型,三十七歲才中了進士,探花蔡瑄就年輕多了,只有二十五歲,而且長得儀表堂堂。
三個人都是翰林院新丁,劉廷錫對他們的工作分配也是一模一樣,都是校勘實錄。
當然,李祚昌和蔡瑄只是正七品的編修,而衛辰卻是從六品的修撰,自然是以衛辰為主。
儘管李祚昌的年紀足足比衛辰大了二十二歲,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在衛辰面前還是得恭恭敬敬。
所幸衛辰不是拿喬的人,從不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二人,言語中多是商量的語氣。二人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卻是頗為感激。
三人見廳中同僚陸陸續續地到了,也就停下了閒聊,一同往藏書閣而去。
三人的差事是校勘實錄,自然少不得要與史書典籍打交道,各種典籍浩如煙海的藏書閣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去處。
翰林院裡的藏書遠非別處可比,不僅有經史子集百家之書,還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兵事等各種資料。
在酷愛讀書的衛辰眼裡,這裡簡直就是一片上天恩賜的寶藏之地。
衛辰在書架上抽出一冊書,隨意翻到一頁,便見裡面寫著:“神臂弓,實弩也,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失發而遠達三百四十步,可透三百步之鐵甲……”
“竟是神臂弓!”
衛辰看到書中內容,不由有些詫異,神臂弓可是大周為數不多能令西北二虜聞之膽寒的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