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宗岱唸完文章,趙真一番擊節讚歎後,又明知故問道:“盧卿家,此文是何人所作?”
盧宗岱如實回稟道:“回陛下,此文乃宥陽衛辰所作。”
“宥陽衛辰?”趙真一臉驚喜道:“就是那個五元連魁的衛辰?”
“正是此人。”盧宗岱笑著說道:“陛下若是點了這衛辰為狀元,那他就是咱們大周第一個連中六元計程車子了。”
趙真微笑著點了點頭,心情十分舒暢。
歷來科舉考試,連中三元便已是稀罕至極,堪稱文中魁首。
那麼如果有人連中六元呢?
那就是文魁中的文魁,千年以來第一人!
自有科舉以來,還未曾出過這樣的人物。
若是有士子在趙真治下連中六元,那絕對堪稱天降祥瑞,身為天子的趙真也能大漲臉面。
連中六元者,必是文曲星君轉世,而能夠得到星君降世輔左的君王,那自然是德比三皇五帝的千古聖君!
趙真活了大半輩子,自然看得明白,這所謂的千古聖君,只是一個虛名而已,而他之所以熱衷於此,卻是因為這虛名對他而言,有著十分實際的意義。
趙真最大的痛處,就是他於子嗣之事上的艱難,他倒也不是生不出來,兒子確實是生了好幾個,只可惜沒一個能活過三歲。
眼看趙真年紀越來越大,繼承人的事情卻沒有著落,以韓章為首的大臣終於坐不住了,紛紛上書請趙真早定儲君,也就是趕緊過繼宗室。
趙真性情仁厚,過去也很聽得進臣子的勸諫,可在這件事上,卻罕見地十分堅持,一面對臣子們的勸諫置之不理,一面在後宮辛勤耕耘,只求生出一個親生兒子來繼承自己的皇位。
這也是人之常情,別說是趙真這樣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了,就算是普通小老百姓,又有誰希望自己辛苦積攢的家業落入外人之手呢?
於是,為了立儲之事,趙真與臣子們陷入了無休止的鬥爭之中。
上書勸諫的言官像韭菜一樣,割了一批,又長出一批,令趙真焦頭爛額,煩不勝煩,只能強打精神堅持下去。
如今,被言官們折磨已久的趙真終於看到了一抹曙光。
只要點了衛辰為狀元,讓大周在趙真治下出了千年以來第一個連中六元計程車子,那麼趙真自然會被冠以聖君的名頭。
名正則言順。
千古聖君,受萬民稱頌,所作所為自然都是仁政善政,既然趙真就是聖君,那他一直以來的堅持也就有了大義上的依託。
之前大臣們還可以用古代明君的事蹟來勸諫趙真,可如今趙真自己就是千古難得的聖君,要是大臣們還敢繼續聒噪,那可就是他們的不對了。
這個聖君的名頭,即便不能完全堵住言官們的嘴,至少也能讓言官們消停一陣子,讓趙真能夠好好緩一口氣,專心在後宮努力耕耘。
因此,趙真想要點衛辰為狀元,並不是殿試時才臨時起意,事實上,在鄉試之後,聽說江南省的解元已經連中四元之時,趙真就起了這個心思。
只不過,趙真當時也有顧慮,六元及第乃是千古盛事,一旦出現,必然會受到天下讀書人的矚目。
若是連中六元之人的才學不能讓天下人信服,那麼就算趙真強行促成這個六元郎,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不僅達不到他的初衷,反而還會給言官們多一個上疏勸諫的理由。
幸好衛辰一路走來腳踏實地,不僅在科舉考試上連戰連捷,詩集文集也暢銷於大江南北,早已是舉世公認的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