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章 閱卷 (1 / 2)

衛辰這些考生們歷經九天六夜,終於考完收工,而至公堂內的考官們卻還要繼續忙碌。

考生們答完第一場,交上去的墨卷便如鄉試一般,收卷彌封,謄錄對讀,確認無誤後,再由監臨官將硃卷押送到至公堂內簾之中。

天佑六年的會試,共有十七房,分為易經五房,詩經五房,書經三房,春秋二房,禮記二房。

十七位同考官中,翰林十一人,科道官員三人,六部官員三人。

這些同考官裡,歷屆科舉的三鼎甲就佔了一大半,個個都是學問淵博、才華出眾的中高品級京官。

而主持此次國家掄才大典的主副二位考官,來頭更是大得嚇人。

會試正主考徐穆,乃是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龍圖閣大學士,從一品。

副主考劉廷錫,乃是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學士,正三品。

待第一場的硃卷送達,正主考徐穆與副主考劉廷錫便領著十七位同考官,來到大堂的“大成至聖先師”畫像前。

兩位主考官上前燒了三炷香,然後恭行三拜九叩之大禮,其餘眾位同考官跟著依次上前行禮。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就在至聖先師的注視下,徐穆領著眾位考官一同盟誓:“為國家社稷取士,不徇私情,不受請託,不納賄賂有負此心,神明共殛。”

這都是幾百年不變的規矩了,待走完這套流程後,由兩位主考主持,十七位同考官抽籤過後,每人分到一摞硃卷。

待主考官徐穆宣佈了取卷的要求,同考官便回到各自房中,扯開卷束,將硃卷分發給下屬的三位閱卷官,由閱卷官先讀卷。

首先看文章字數,四書題少於三百字或五經題少於五百字的卷子,一律不取。

接著,那些文字犯忌的文章,也要剔除,比如犯了聖人名諱或者廟號之類,都是不取。

此外,若是發現考生在文章中有特別離經叛道的詭詞邪說,甚至還要上報禮部,追究考生的責任,削掉原有的舉人功名,革退為民。

歷來會試閱卷,每房二百餘卷,光是因為各種違制而黜落的就有三四十卷。

作為閱卷工作的第一道篩子,閱卷官可謂責任重大,手中之筆,關乎每一名考生的命運。

因此閱卷官閱卷之時,都是戰戰兢兢,一絲不苟,一個字也不敢漏看。

此時,尚書經房中,同考官薛雲拱,與麾下的三位閱卷官,正在通宵達旦地閱卷。

薛雲拱下首,眼裡佈滿血絲的閱卷官楊霖剛剛將手中一份卷子評為末等,而後從未讀的卷子中抽出了下一份。

按照規矩,每房薦卷三十,其中正卷二十,還有十份備卷。

眼下本房薦卷差不多已經滿額,可剩下未看的卷子還有不少,因而拿起手中這份卷子時,楊霖也是抱著挑剔的目光去看的。

先看破題:“學之久而專,稱其至美。”

“學之”二字,言簡意賅,算是讀出了聖人深意,不過破題破到這一步,謹則謹矣,卻算不得獨到。

楊霖揉了揉眉心,喝了口茶,繼續看了下去,一面做好句讀,一面細觀文字。

漸漸的,他的目光就彷彿陷進了文章一般,拔不出來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