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怔了半晌,暗道:“這孩子果然打小善良。”
李弘雖然柔善,卻和李顯那種懦弱不同,很受唐高宗喜愛,在朝中也有強大根基,監國數次,受到滿朝文武擁戴。
他曾為了救義陽公主和高安公主,與母親武媚娘爭鬥過,並不怕母親。
只可惜他從小體弱多病,二十五歲不到就死了,如果是他登基,武媚娘很難成為女皇。
這也正是李治沒有立他為太子的原因。
望著低頭垂目的李弘,李治暗道:“這孩子和唐高宗一樣,身體不好,以後得讓他多鍛鍊一下。”
“好了,弘兒,你去吧。”
李弘見父親沒有責怪自己,喜道:“孩兒告退。”行了個標準的禮儀,離開了宮殿。
李治沉吟片刻,喊來王伏勝,讓他傳一道旨意,讓所有皇子帶課業來甘露殿一趟,接受檢查。
對大部分皇子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訊息,只有李忠例外。
陳王李忠在宮外開府,是最後一個得到訊息的。
李治從弘文館中,給他挑選了幾位學士做老師。
李忠對這幾位老師很是尊敬,他們留下的課業,早已做完,並不怕李治抽檢。
倒是李忠的幾位老師非常緊張,將他的課業重新檢查之後,又囑咐許多話,才放他離府。
李忠離開王府後,徑直朝著皇宮而去。
因為李治並未規定檢查課業的時間,李忠也不急,準備先去拜見母親,再去見父親。
他為了儘快見到生母劉氏,進太極門後,拐入左延明門,抄小路沿龍首渠而行。
一路快步急行,穿過一座石橋時,忽見橋東南方向有一座殿宇,那是翰林院所在。
李忠心道:“阿孃近來在學習畫畫,我何不挑選幾幅好畫,送給阿孃鑑賞臨摹?”
想到此處,命隨從們拿好功課,在原地等著,他自個則快步朝翰林院而去。
翰林院外有一片花叢,從這個方向走,需從花叢小徑繞過去才行。
李忠還有幾分孩童心性,不走正路,從花叢樹枝間穿行,還伸手去抓花枝上凝結的冰錐。
正當他邊走邊玩時,忽然在花叢深處聽到一道聲音。
“你在宮中過的還好嗎?”
那聲音李忠聽得好耳熟,悄悄走了過去,透過樹枝縫隙看去。
只見遠處一片花叢中,站著兩個人。
一人是個小內侍,年紀和他差不多大,另一人卻是個近三十歲的青年,中等身材,長的氣宇軒昂。
李忠驚道:“那不是八叔嗎?他在這做什麼?”
李忠的八叔,便是越王李貞,這次也回長安參加了大朝會和宴會,皇家狩獵時也去了。
那小內侍道:“回越王殿下,奴過的很好。”
李貞緩緩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應該也瞧出來,陛下對長孫無忌已沒多少耐心,且再忍兩年。”
小內侍顫聲道:“殿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