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絕對的證據,足以說明……牛頓的真實年齡,絕對要比哥白尼年輕;同樣,也要比達芬奇和伽利略看到的相貌年輕的多。
“藏的可真深啊,你們兩個。”
林弦繼續往下推理。
作為天才俱樂部最初的兩位成員,他們勾結在一起、志同道合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
“意義是什麼呢?”
眉頭皺起。
這是林弦想不明白的一點。
首先。
他們倆肯定不會傻乎乎玩過家家哄騙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全知全能,自然知道他們兩個在演戲,也知道他們兩個在打什麼算盤、有什麼陰謀詭計。
但這並不違反俱樂部章程,同時也是兩人聯手計劃的一環,這點愛因斯坦默許的。
“哥白尼和牛頓的合作,本質上與我和賈斯克的合作沒什麼區別……換個角度來看,當初我和賈斯克假裝不認識的把戲,不也屬於一種欺騙其他人的雙簧嗎?”
“嗯……這樣來看,他們兩個,肯定是在下一位成員伽利略加入俱樂部後,才開始扮演‘針鋒相對死對頭’的;而在這之前,他們兩人坦誠相見,彼此明牌向愛因斯坦提問,佔盡天時地利。”
想起來哥白尼和牛頓聯合起來“審問”愛因斯坦的畫面,確實有些搞笑。
但不可否認。
如果這兩位初始成員老大哥是一夥的,那他們倆所能獲得的情報與秘密超乎想象。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愛因斯坦在生命最後,把牛頓引到我面前的目的了。”
林弦睜開眼睛,徹底理解了愛因斯坦的良苦用心:
“【哥白尼和牛頓,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秘密、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秘密……愛因斯坦在引導我,想讓我把注意力和目標放在牛頓身上。】”
“這樣一來,也大致能明白哥白尼和牛頓為什麼要分飾反派魔頭和正派首領了。”
“首先,可以完美隱藏他們的目的、計劃、以及關係,並且隨著天才俱樂部裡成員越來越多,提問的限制必然也是越來越多,這樣的前提下……他們的對立關係,可以更好掌握主動權。”
“情報方面也是一樣的,哥白尼長期缺席會議,但卻不會漏掉任何關鍵資訊,因為牛頓會告知他一切;同時,哪怕牛頓一直掛機什麼問題都不問,也不會缺少任何答案,因為哥白尼可以替他進行提問,進而讓牛頓藏的更深。”
“總得來說,哥白尼和牛頓如此謹慎小心……說明他們還是很害怕計劃暴露、讓其他人知道有關宇宙常數42真相。”
林弦從椅子上站起身,在地下避難所裡踱步:
“但對我而言,要想繼續深挖愛因斯坦、千年樁、滅世白光的真相,都必須從牛頓身上的秘密、以及宇宙常數42下手才行。”
“這也是我下一步的主線任務——”
“【從茫茫人海中找出牛頓,進一步調查關於宇宙常數42的真相!】”
思路通透了。
林弦也鬆一口氣。
他重新走回實驗臺,看著裝有時空粒子以及手錶禮盒的小烤箱。
開啟烤箱。
將手伸進去。
拿出這份沉澱300年時光的禮物……
得益於普通時空粒子區域性暫停時間的特性,現在手上的小禮盒仍舊嶄新如初,宛如沒有經過時間洗禮一般。
捏住兩側,把小禮盒開啟。
光澤有些黯淡的銀色手錶映入眼簾,時針、分針、秒針均已停頓許久,彷彿鎖住時光的不是時空粒子,而是這塊沒有上發條的手錶。
抬起手腕。
林弦將手錶貼在脈搏上,觸及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