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牛頓做出一個摘眼鏡的動作,身體變得透明,化作殘影,漸漸消失在金色會堂之中。
林弦注視著牛頓消失的地方。
然後彎腰,按下愛因斯坦座椅側面的按鈕。
瞬間。
四面八方的全息影像鐳射如潮水般退散,輝煌又奢華的幕布、裝飾、水晶燈一個接一個消失。
包括林弦臉上的虛擬萊茵貓面具也頃刻暗去。
短短十幾秒時間。
明亮的虛擬聚會現場消失了,地下避難所重新歸於原貌。
“看來,這個按鈕,就是控制天才俱樂部聚會系統的開關。”
林弦分析道:
“只有聚會系統處於開啟狀態,成員們才可以透過【黃金胸章】連線VR網路,以虛擬形象來到會場、參加聚會。”
“200年前的例行聚會,都是約定好的時間,每個月1號00:42準時舉行,愛因斯坦只需要提前開啟這個系統就可以。”
“問題是……現在是2234年,聚會已經暫停200多年,牛頓是如何做到第一時間趕來參會呢?”
林弦眯起眼睛,得出一個並不複雜的結論:
“【這說明,牛頓時刻在關注天才俱樂部的動態,應該有自動化裝置幫他24小時監控聚會系統是否開啟。】”
“【而全知全能的愛因斯坦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非常確定,只要啟動聚會系統,牛頓就一定會第一時間進入會場確認情況。】”
林弦一邊分析,一邊走下臺階,走到牛頓所屬的3號座位前坐下。
這把高背椅是屬於牛頓的。
林弦打算坐在這把椅子上,把自己想象成牛頓、代入牛頓,進而,去推理側寫牛頓的想法。
抬起頭。
首先看到的,就是正對面哥白尼的2號座椅。
“牛頓和哥白尼,作為最早的天才俱樂部成員,他們兩人並非表面上演繹的死對頭,反而是有著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好友,亦或者是……【同伴】、【戰友】。”
林弦閉上眼睛。
開始遐想天才俱樂部最早期線下聚會時的場景。
或許是一個燃燒壁爐的小別墅、
或許是一處燈光溫馨的小會館、
當時的天才俱樂部只有三個人,戴著愛因斯坦面具的愛因斯坦坐在主持位,而下面一左一右,分別坐著哥白尼和牛頓。
哥白尼的年齡應該要大一些,牛頓則年輕一些;但年輕估計也年輕不到哪裡去,畢竟達芬奇見到牛頓時,對方就已經是位老人了。
“不。”
林弦搖搖頭,發現一個盲點:
“【如果說,哥白尼和牛頓從一開始就達成戰略聯盟,要欺騙其它天才的話……很難確定牛頓到底真是位老人、還是故意偽裝成一位老人。】”
“【甚至……有沒有可能,哥白尼和牛頓是更加親近的父子關係?只是為了強行塑造敵對感,所以才讓年紀輕輕的牛頓化妝扮演成年齡相仿的老人,以此來達到欺騙其他人的目的?】”
……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
但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因為。
哥白尼的年紀太大了,已經衰老到連冬眠艙都救不了他的地步。
而牛頓在200年後的現在,仍舊藉助冬眠艙生龍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