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以前看過一個訪談節目,節目中,一個退下來的縣領導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你想象不到一個地方的實權領導的權利能大到什麼程度?哪怕只是昨夜做的一個夢,他都能給你實現了!’
雖然這話有誇張的成分,但這也說明了權利帶來的實質利益。
這話要是放在以前,李承乾不信,但現在,他信了,真的信了!
當他有了醫院這個構思之後,不過一天時間,日月山最繁華的長明大街上就多了一家醫院!
這就是權利帶來的便利。
當然,暫且也只是地盤有了,別說軟體設施,就連硬體設施都不完整。
想要投入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殿下,普尚書求見。”就在李承乾籌備醫院的時候,袁公公走了進來。
他也是東宮的老人了,當初來到日月山後,吳安還專門派人調查過他,透過調查後,他才繼續伺候李承乾。
當然,他回到李承乾身邊也是從澆河郡回來以後的事兒了。
“傳。”李承乾聞言,點了點頭,收好了手中正在做的計劃。
“殿下。”普西偌施禮後說道,“大唐的段尚書剛剛到戶部準備訂購一百架曲轅犁,可這東西,微臣也不知道該如何定價。
開高了怕影響後續的銷量,開低了又怕賠錢,主要是,微臣不知道這曲轅犁造價幾何。”
李承乾笑而不語,什麼不知道曲轅犁的造價幾何,普西偌這是要權來了。
隨著大明王廷逐漸走向正軌,大家對權利的慾望也是越來越大,這很正常,李承乾其實並不排斥。
為官嘛,誰還不想更進一步。
如今大明六部尚書都沒滿員,宰輔一職懸而未決,普西偌有此想法也正常。
雖然他清楚自己的能力確實有限,但他更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大明王廷真的缺人,至少短暫幾年都是如此。
所以,趁著大明王廷開國之初,他是真想再進一步。
真要是再過幾年,他想進一步都難。
“這樣。”李承乾笑道,“底價百貫,不過一半得用糧食支付,而且,我大明王廷的曲轅犁,兩百架起售。”
“這?”普西偌都呆住了,百貫?兩百架起售?這當真是天價了!別說段綸,就連他都沒想到,“段尚書怕是不會接受吧?”
“放心好了,他會同意的。”李承乾笑道,“這種生意也就只能做一次,真要說起來,也就是曲轅犁事關民生,而大明王廷的生產力不夠,否則,本王豈會便宜他們?”
普西偌有些似懂非懂,他不明白李承乾這話的意思,做生意,他確實不擅長。
不過李承乾這話倒是讓他明白了,將作監,暫且可不是他能染指的。
對此,他倒也沒有什麼失望。
“那微臣告辭。”
“不急。”李承乾說道,“如今孫道長和巢醫正兩人正在忙著醫院的建設,你和伊尚書也從旁幫襯著點兒。
不管是要錢還是要人又或者要做什麼基礎建設,戶部和工部都要大力支援!
雖說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但如果我大明有完善的醫療體系,哪怕是多救一個人,誰又知道那個人是不是伱我呢?
所以說,在醫院這件事兒上,用點心,也費點兒心,明白麼?”
“殿下放心。”說到這個,普西偌當即笑道,“在這一點上,微臣一定盡心竭力!”
他這話確實是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