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承乾而言,醫療的發展在當下的確是重中之重,不單單是為了長安的那些勳貴,也不單單是為了長孫皇后,更重要的是,醫療事關民生!
以民為本,這是李承乾最想展現出來的治國方針。
不管未來他會不會真的堅定這條治國方針,但話一定會這樣說。
當然,他也有打響大明王廷醫療領先這張名片的想法,這張名片用好了,對於未來的他來說,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投資!
“殿下,如果要興辦一家如此規模的醫院,暫且我大明還缺不少優秀的大夫。
如果僅僅只是老道和巢正的話,怕是不夠。”
缺人,這是永恆的話題。
一家想要在這個時代冠絕天下的醫院,哪怕有孫思邈這樣的大拿坐鎮,也還不夠!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本王也知曉,不過可以一步步來,先把大的框架弄出來,那些枝幹我們可以慢慢再填充。
別的不說,大明王廷的外科就算不是首屈一指,那也應當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而且本王知道,孫道長有不少弟子都在各地行醫,如此機會,為何孫道長不傳信一封?
不用侷限於孫道長的弟子,只要是孫道長認為醫術精湛,醫德醫風都值得尊重的大夫,大可廣發英雄帖,共商天下事嘛!
相信以孫道長在杏林德高望重的地位,定然會引得天下名醫紛紛景從!”
孫思邈被李承乾說得怪不好意思的,不過他一把年紀了,這麼兩句稱讚還是受得起的。
而且,他對李承乾的話還是很贊同的。
“殿下說得沒錯,醫術不在首位,醫德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醫者,若不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只為一己私利的話,和滿身銅臭的商賈又有何異。”
孫思邈被後世稱為藥王,說實話,都是低估了。
就他首倡醫德、婦科、兒科而言,他對醫療的貢獻絕非一句藥王可以概括的。
所以當李承乾提到醫德的時候,他甚是滿意。
至於李承乾笑稱的廣發英雄貼,共商天下事之類的笑談,他是真不在意,就他這年紀,哪怕是造反都屁事兒沒有!
這個年代就是如此,人上八十,隨心所欲。
加上孫思邈一個孤寡老道,說他造反,李二都不信。
當然,以孫思邈在杏林的地位,還真就能一張英雄帖,引得無數名醫爭先恐後赴大明!
“殿下放心,回頭老道就去寫信廣邀名醫,至於會不會有人響應,不好說。
畢竟要他們放棄現有的一切,遠赴千里,也不容易。”
對於這一點兒,他真不在意,他知道李承乾這麼做肯定是有目的的,但對於他來說,這是振興醫學的一個機會。
單憑這一點兒,就已經足夠了。
“孫道長謙虛了。”李承乾笑道,“以孫道長在杏林中的地位,邀請天下名醫,振興醫學,想必沒有幾人會拒絕吧?
到時候,只怕全天下的大夫都會以收到孫道長的信件為榮,畢竟,沒收到孫道長的信件說明他要麼醫術不精,要麼醫德不夠,絕對稱不上名醫二字。”
李承乾都想好了,只要孫思邈點頭,他絕對會往這方面造勢,要讓天下的大夫為了得到孫思邈的邀請函,用盡渾身解數。
“殿下過譽了。”孫思邈笑道,“天下能人輩出,坊間也有不少醫術精湛、醫德不錯的大夫其名不顯。
並不是說老道不認可的,就不是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