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來了,跟著一起過來的還有帶著李景隆的李貞。
這也沒什麼可奇怪的,馬尋出遠門回來也好,或者是李貞出門歸來,總是要自家人先吃個團圓飯。
李貞不問公事,只是有些擔心的看著馬尋說道,“小弟,你這些年都不過生辰的吧?”
這一下不要說朱元璋兩口子了,劉姝寧也看向馬尋。
馬秀英也連忙說道,“是這麼回事,你回來也兩年了,前年、去年又都出去了一趟,你生辰的事情也就給耽誤了。”
馬尋笑著說道,“今年好好過生,我倒也不至於自己的生辰都不知道。”
朱元璋則說道,“現在和以前不同,以前那會過生的時候反倒是覺得淒涼。現在就熱熱鬧鬧的,看著也喜慶。”
馬尋不想聊這些,看向朱元璋說道,“姐夫是準備將都城遷回鳳陽?”
朱元璋愣了一下,反問道,“老家無險可守,也不是天下之中,你哪覺得能當都城?”
“那徵召十多萬工匠大興土木做什麼?”馬尋就說道,“修建中都是沒問題,皇陵更應該修。只是中都規模太大,用得著嗎?”
朱元璋不高興了,“中都是帝鄉,修建一番又怎麼了?”
朱標立刻就說道,“沒人說修中都不好,只是不好太過。”
馬秀英也跟著說道,“不知道的還以為現在是盛世,就這麼大興土木的。公婆的陵寢沒修好,你的陵還沒動工,京城現在都沒修好,你還要再蓋個都城!”
李貞也跟著勸道,“重八,大興土木是不太好。要我說的話中都小修一下,主要還是修好皇陵。”
朱元璋瞬間氣惱了,環視一圈說道,“朕打了天下,朕還能有錯?”
面對極度自信的朱元璋,馬秀英不客氣的懟回去,“你犯的錯還少了?當了皇帝就脾氣大了,忠言也聽不進去了?真要如此,你少不得丟了江山!”
馬尋連忙說道,“不至於、不至於,哪有那麼回事。”
“事是你挑起來的,現在你在這裝好人?”朱元璋惱火了,看著馬尋說道,“說我大興土木、浪費錢糧,我修建中都還修錯了?”
朱標則站起來說道,“爹,舅舅的意思從不是不修中都,是用不著花費那麼多。”
朱橚看了看大人那一桌,和朱靜茹、朱靜嫻低著頭默默吃飯,反正這些事情輪不著他們操心,也聽不懂。
至於大人那一桌吵的厲害也沒什麼可在意的,看多了自然也就不會當回事了。
不就是偶爾拌拌嘴麼,不就是偶爾聲音大一點嗎,這實在是不算什麼,沒人覺得這樣的一些爭吵就意味著自家人徹底的鬧翻。
馬秀英就直接說道,“我早就說過,以後要是遷都,應天府就是陪都。給應天府修好了就行,中都有了樣子就行!”
“你一個婦道人家知道些什麼?”朱元璋更加惱火,說道,“你馬家人還真是書香門第,天下社稷的事情都懂,詩詞歌賦也不差,我一沙彌比不上你們!”
這就開始‘人身攻擊’了,要開始準備放大招拿家世說事了。
朱標看了看朱元璋,瞧到了自家老爹在使眼色,立刻會意。“舅舅會詩詞?”
“你舅舅厲害著呢,一身本事全都藏著掖著。”朱元璋有些嘲諷的說道,“咱們乘船過長江是打仗,你舅舅站在船頭就詩詞歌賦、懷古傷今。”
馬秀英不太高興了,“朱重八,能不能好好說話!”
“怎麼不好好說話了!”朱元璋有些得意的說道,“你弟弟幾分本事你還不知道?滾滾長江東逝水,好大的口氣!”
馬尋頓時尷尬,只是看了《三國演義》,只是記得那些歌,我沒打算搶了楊慎的詞當文抄公啊!
馬秀英有些欣喜的看向馬尋,“小弟真的作詞了?”
劉姝寧也是眼裡放光,誰還不希望有一個出將入相的夫君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朱元璋有些浮誇的搖頭晃腦,“下闋呢?沒個下闋作什麼詞?”
馬秀英更加高興,隨即嘲諷說道,“半闕也夠了,總比‘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強!”
朱元璋頓時尷尬,他的詩詞也不少,馬秀英剛說的就是《金雞報曉》,是朱皇帝的傑作。
尷尬後的朱元璋連忙說道,“還有其他詩詞,也不全都是這般。這小子倒是真能藏,我大明開國也該有文采了!”
馬尋就更是如坐針氈了,文抄公也抄不了幾首詞,別給我架那麼高,要不然下不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