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尋頓時頭大,“姐,明年標兒該成親了吧?”
朱元璋立刻開心說道,“對,明年就成親。下個月給你外甥們封王,等到天德、保兒他們都回來了就大封功臣。”
將王保保等人趕到漠北,朱元璋心裡也踏實了,而大明開國後的第一次大封功臣、論功行賞,這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馬尋試探問道,“我和保兒他們一起受封?那不妥吧,我沒有跟著開國。”
“你還想單獨給你封一回?”馬秀英就笑著說道,“你要是想要張揚一回,倒是能給你單獨封一回。”
馬尋想都不想的說道,“那我還是和他們一起受封,這不起眼。”
一起受封也會非常的受關注,可是人比較多,落在馬尋身上的目光就要相對少點。
聽到馬尋這麼說,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這就是他的風格,能低調就低調。太出風頭的事情他可不喜歡,沒什麼人關注才好。
朱元璋看著李貞說道,“姐夫,到時候你和保兒一起封國公。我想好了,到時候同時授曹國公。”
李貞連忙說道,“重八,俺是恩親侯就夠了,保兒有軍功給他封國公。父子同爵,這也沒先例。”
歷史上有父子、兄弟同時封爵的,主要是功勞大等等。
至於同一個爵位,那自然是父死子承。
父子兩人同時都是曹國公,這就是新鮮事了。
朱元璋就笑著說道,“那可不行,要不然到了朝堂上姐夫是侯爵,其他人是國公,還能是你給他們行禮?再說了,保兒是你兒子,還能比你爵位高?”
馬尋也開玩笑說道,“大姐夫,保兒是晚輩,你拿他一些功勞是天經地義,那是他該孝敬你的。”
眾人愣了一下,隨即也笑了起來,馬尋這個歪理歪的好像還有點理。
熱鬧的家宴開始了,吃飽喝足後,朱元璋說道,“小弟,這些天中書省斗的厲害,有人在拉攏你吧?”
“我到了京城之後試著拉攏的人就不少,我能躲就躲。”馬尋就說道,“姐夫放心就是,我不摻和那些事情。”
聽到馬尋這麼說,朱元璋自然放心,中書省的事情比較複雜,他不希望馬尋捲進去。
可是也會有些失望,他的這個小舅子就是無心朝政。哪怕時常督促,可是依然是稍微不留意這小子就跑去研究醫術、跑去當工匠了。
朱元璋對此都有些心累,不過馬秀英倒是沒有多說什麼。
除了不想勉強馬尋之外,也是因為她覺得馬尋到底是外戚,哪怕有皇帝、太子的喜愛,也要認清楚身份。
小弟姓馬!
朱標有些好奇的問道,“舅舅,你剛說弓制的差不多了,能有多少用處?”
“到底能有多大用處,肯定還是要交給軍中之人用了才知道。”馬尋就笑著說道,“不過我的弓特別大、特別重,一般士卒也能拉開,能將人射穿!”
聽到馬尋這麼說,朱元璋愣了一下,“射穿?你造的是弓還是弩?”
“弓啊,重弓!”馬尋立刻說道,“雖然射速慢了點,可是也不會比尋常弓慢太多。而且能透甲,被射中了肯定難活下去!”
雖然覺得馬尋這麼說有些誇張,可是朱元璋確實來了興趣。
現在軍中的火銃看似夠用,弓箭等也不錯,但是能夠有威力更大、更先進的武器,誰不喜歡呢?
馬秀英關心問道,“這樣的弓要是造出來了,肯定不便宜吧?”
“我試製了不少,確實有些花銷。”馬尋說道,“不過工匠也說了,材料和尋常弓差不多。造價的話,也不比尋常的弓多多少,能在軍中制式。”
這一下朱元璋和馬秀英就認真起來了,真的要是弄出來了這麼個威力大的重弓,尋常士兵能用、造價也不高,那可是大大的提升了戰鬥力。
清弓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在如今的年代到底算不算大殺器,馬尋心裡也沒底。
可是不管怎麼說,先製出來了再說,反正成本也不算高。如果有用,那自然最好了。
這弓要是過兩年用在北伐、用在和林之戰,要是能起到效果,那就更好了!
如果沒用,擺在家裡裝飾,那也無傷大雅。
總得做點事情啊,尤其是看起來力所能及的事情,該做肯定還是要做。
馬尋不喜歡犯錯,可是試製一些成本不太高的武器等,這樣的試錯沒有問題,只要不是在朝堂上犯下大錯就行。
馬尋的要求也不算高,一些小小的改變和進步,這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