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船隻已經全部下水,咱們是否登船?”光頭大和尚魯智深問道。
“不急,雖然沿途已經發現隋軍,但是隋軍並無動靜,想必是相等咱們大軍匯合後,一網打盡,咱們且先等著楚王再說,到時若是敗了,咱們在最前,可以最先離去。這樣又能表出咱們兄弟的赤誠,又能保全咱們的性命。”吳用道。
“哥哥英明!”魯智深道。
另一邊。
“快!加快速度!”李子通總覺得這次過於順利了,心裡非常不安,不斷的催促著士卒。
再向後。
伍雲召帶著士卒悠悠前行,後面遠遠的綴著一幫人,正是楊延嗣等人。
天光大亮。
李子通終於帶著萬餘人在長江邊匯合了吳用的前鋒軍。
“吳參軍!這一路可有困難?”李子通問道。
“託楚王的福,前軍一路到是平穩,船隻已經下江,只等楚王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吳用道。
李子通一聽,僅剩的右手扶須大笑,道:“好!上船!”
“噠噠,咘咘。”
李子通的笑聲還未飄散,一陣千軍齊來的聲音響起。大笑的臉頰瞬間僵在那裡,眉頭緊皺。
吳用皺眉循著聲音的來源望去。
只見兩萬餘兵馬威風赫赫的趕來,大旗飄揚,一個斗大的‘楊’字迎風招展,‘楊’字的另一側是一面‘來’字大旗在風中飄揚。
為首一個健碩的漢子,一身將軍鎧,猩紅的披風耀人眼目,正是楊延平當面。
左側一個老將鬚髮皆白,卻是精神抖擻,一雙眸子宛若鷹隼,盯著前方的敵軍,一瞬不瞬,正是來護兒。
再往後看去,楊家八郎有三郎在列,來護兒小兒子來弘也在佇列之中,還有獨孤開遠。
這碩大的兩萬餘人的隊伍中有著數千騎兵,這數千騎兵與李子通部相間距百十步而停。騎兵胯下的駿馬不斷抖動著四蹄,隨時準備衝鋒,將這準備登船的賊軍留下。
“列陣!列陣!”李子通見此陣仗連連大喝。
“列陣!”吳用,魯智深同樣大喝。
在這數千騎兵面前,不列陣,等待著眾人的只有死路。若上船,騎兵衝鋒,萬餘人全部登船,所翻之船,怕是將不知凡幾。
就這樣兩軍詭異的對峙起來,誰也不動,兩邊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彷彿兩支互咬的王/八都在等著對方先縮頭。
不知過了多久,又是那熟悉的聲音響起。
“噠噠,咘咘。”
這聲音比之楊延平所帶計程車卒略顯雜亂,但卻頗具章法,不難聽出,這是僅次於隋軍的叛賊。
楊延平開著那迎風招展的‘伍’字大旗,眉頭緊皺,心中暗暗擔憂:“伍雲召此人武力不凡,那人兄弟三人勉強與其一斗,若是此時發生戰鬥,誰輸誰贏怕是難知。”
極目望去,心中終於安定下下來,哪裡有一面‘楊’字大旗飛舞,不用想,必是七弟楊延嗣無異。
此時楊延平部與楊延嗣將叛賊左右夾擊,而正前方卻是空空如也。一個奇異的畫面產生了,敵軍共計兩萬餘人。
隋軍同樣兩萬餘人,而且隋軍彷彿是被戰場切割可一般,一面兩萬士卒,另一面卻只有五千餘。
伍雲召一雙鷹眼掃了一圈情況,便帶兵與李子通匯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