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奇蹟是因何而成功的?
對於那些差不多已經把這裡放到顯微鏡上觀察的專家學者們來說,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
什麼時機啦,什麼勤勞啦,諸如此類的內部外部的原因。幾乎被他們一個不落的都說了出來。
但是是什麼樣的理由都離不開一點——人才!
幾乎所有有關赤道奇蹟的論述之中,都會提到北婆羅洲公司戰後從德國僱用的大批人才。
那些人才並不僅僅只是科學家,工程師,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從普通的工人到工程師,從教師到行政管理人員。
“他們依靠著從德國引進的人才在赤道上覆制了另一個德國。”
這是外界對此的評論,也正因如此,甚至有人把赤道奇蹟視為德國戰後重建的另一個延伸。
人才,無論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智力支援。
而因為本土人才的不足,sea從最初引進德裔智力資源開始,然後又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引進世界各國的人才為己用。
正是因為對人才引進以及創新的重視,所以才成就了經濟上的奇蹟。
也正因如此,一直以來sea都沒有停止過人才引進,每年移民局都會公佈緊缺人才名錄。
只要是涉及到緊缺人才名錄專業的優秀人才,都可以獲得工作簽證,只需要工作幾年就可以獲得綠卡。
這樣的人才引進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很大程度上緩解了sea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科技的發展。
所以每年,移民局的相關部門都會針對公司企業的反饋,對緊缺人才名錄進行調整。
除了調整之外,當然還有稽核,稽核各家公司遞交的引進申請。
sea的工作簽證發放相對是很寬鬆的,除了個人自行讓當地代表處申請之外,還有就是企業遞交申請。
這些企業遞交的申請,如果獲得批准,那麼對方就可以拿著工作邀請函到代表處辦理工作簽證。
當然只有年納稅額度超過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才能夠遞交這種申請。
在移民局的稽核處,馬成鵬每天都要審閱上百份人才引進申請,不僅需要對那些企業進行調查,同樣還需要對引進的人才進行調查。
這天正在翻看著那些申請的時候突然一份申請吸引了他的注意。
“王冠俱樂部?”
足球俱樂部引進球員並不新鮮,但是吸引馬成鵬的卻是他們將要引進的那位球員。
“巴西球員?”
看著球員的資料以及照片,馬成鵬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愣頭愣腦的看著照片以及對方的資料。
在驚歎於對方的球技的同時,馬成鵬的眉頭也皺成了一團。
想了一會兒他拿著報告,到科長的辦公桌,和往常一樣,科長趴在那裡審查著他面前的申請,看著科長辦公桌上的全家人的合影,馬成鵬的心裡不禁長嘆口氣。
然後說道。
“科長,我這裡有一份皇冠足球俱樂部的球員引進申請,情況有點特殊。”
“引進球員?有什麼好特殊的?哎呀,這是政策性的援助,如果他們球隊還有名額的話,就批准吧。”
但是下一瞬間林才漢的話音,伴隨著他接過檔案,戛然而止。
“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