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同志,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恢復在西方的情報網。”
面對謝列平的強烈反對,勃列日涅夫看著他說道。
“你說的很對,我們確實應該儘快恢復我們在西方國家的情報網。但是發生了這麼慘重的事件。超過600名情報人員被逮捕,他們現在正被關押在西方國家的監獄之中,遭受著各種各樣的折磨。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有人為此事負責,否則我們又怎麼能夠讓我們的同志安心的在海外工作呢?
同志們,你們說我說的對不對?”
現在勃列日涅夫是在徵求在座其他各位大佬的支援。
面對他的詢問,其他的幾位大佬也紛紛表示了贊同。
這倒並不是因為他們支援勃列日涅夫,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謝列平。
而是因為他們在這件事兒中看到了機會——現在克格勃即將更換主人,這也意味著他們也有機會染指這個機構。
對於這些大佬們來說,表面上看似一團和氣的他們,對待權利的問題上從來都是貪婪的,只要有機會,他們總會千方百計的想要更多的權利。
在莫斯科的各個部門之中最具影響力的部門就是克格勃了。無論是誰掌握那個部門都可以在克里姆林宮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為什麼謝列平年紀輕輕就可以成為克林姆林宮的三號人物?
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邊聚集著一群年輕人,事實上,這些大佬們並不喜歡那些年輕人,那些年輕人虎視眈眈的注視著他們的位置,隨時準備取而代之。
在這些已經打定主意要為人民奮鬥終身的大佬看來,那些年輕人想要取而代之,阻止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行為簡直就是不可原諒的。
過去克格勃在謝列平的手裡,他們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擔心一不小心意外死亡,擔心自己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被意外曝光。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那群年輕人是投鼠忌器的,與其說他們是畏懼那些年輕人,倒不如說是畏懼謝列平手裡的那把刀子。
但是現在,如果有機會把克格勃納入到自己的麾下,那也就意味著——自己將會有機會成為克林姆林宮排名靠前的人物。
甚至還有可能更進一步。
於是乎大家都開始落井下石了,在勃列日涅夫的提議下,眾人透過表決決定了謝米恰斯內的命運。
眾人的表決之中,謝列平在克格勃的代言人——謝米恰斯內被拉下了馬。被免去克格勃主席職務,降為烏克蘭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
這也意味著他完全失去了對克格勃的控制權。這位克格勃的前任負責人,現在克里姆林宮的大佬,對這種局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發生此時,他的心裡只剩下了一個念頭。
他媽的,這是一場陰謀。
在這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這絕對是一場陰謀。
肯定是勃列日涅夫或者他身邊的哪個傢伙為了打擊他實施的陰謀。
但是,他們……真的敢為了權力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嗎?
在這場權力遊戲進行到這裡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再去問及發生在印度洋上的衝撞。
在這個時候印度洋那邊的事情已經沒有什麼人再去在意了。
事實上,很快發生在印度洋上的衝撞就被視為謝列平的失誤,在過去沒有任何人去指責他。
是現在當謝列平失去手中最有力的一個部門之後,再也沒有人會去在意他。
曾幾何時,以謝列平為首的那群年輕的官員們他們總是指責他們這些老人在那裡佔據著顯赫的位置,對他們的指責,老人們是尷尬。
他們那個時候怎麼敢剝奪他們為人民服務的權利呢?
現在是反擊的時候了!
這也是全世界最為驚訝的地方,發生在印度洋上的衝撞震驚了世界,但是作為當事人之一的蘇聯,卻出人意料的在這場碰撞之中選擇了非常文明的做法,透過報紙以及官方輿論去加以指責,但是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了進一步的動作。
面對蘇聯的這種反應,全世界是震驚的,但是隨即人們也就明白了,蘇聯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
或許,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流氓只有碰到流氓的時候,他才會好好的和你說道理。
嗯,現在面對流氓,俄國人終於也學會講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