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樣,在暮色降臨後,茶餐廳裡再一次迎來了許多客人,在二樓的一個包間裡,一位穿著短袖襯衫的中年人,前腳剛進包廂,就問道:
“子濤,今天能來的都有誰?”
趙子濤示意張平傑坐下來,張平傑點上了一根駱駝香菸。
“平傑兄,今個來的都是一些校友會的朋友,大家閒來無事,在這裡聚聚,聊聊天……”
張平傑說道:
“哎呀,相比於餐敘,我還是喜歡在書店裡舉行讀書會。在這裡少不得又要喝酒的。”
在言語中,略帶著些許對酒精的牴觸,而這也正是SEA與很多地方的不同,這裡大多數人並不嗜好酒水,他們只是略微喝一點而已。
所以,在這裡盛行的酒水,一直都是啤酒、紅酒、黃酒之類的低度酒,高度酒在這裡並不怎麼流行。
趙子濤點頭,輕聲補了一句說:
“難得高興嘛,喝點啤酒慶祝一下。
去年朝永振一郎與與朱利安·施溫格、理查德·費曼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在太平大學肖廣炎因為在高聚物的化學性質和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發現,要與卡爾·齊格勒一起分享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最近幾年,咱們可是接連斬獲諾貝爾獎啊!”
又是一個諾貝爾獎!
而他獲獎的發現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早在十幾年前,他就開始從事規化聚合的研究,成功地從廉價的丙烯獲得效能良好的,可用於塑膠、纖維的等規聚丙烯。後來這一方法被成功地用到一般烯烴和雙烯烴。
而婆羅洲石油正是在其發現的基礎上,實現了塑膠、纖維的廉價生產,從而推動了這一產業的發展。甚至全世界石化工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他的發明。
所以,現在獲得這個獎項,也是眾望所歸。
“從閣下提出要獲得30個諾貝爾獎那天起,這才過去幾年,咱們就已經獲得了7個諾貝爾獎,照這個速度,我看不要50年,最多35年,就能獲得30個。”
趙子濤說話的時候,顯得有些激動:
“我估計,再過十幾年,獲獎的人,差不多應該說都是咱們自己培養的人了,就像發明光纖的高琨,他就是咱們自己培養。”
趙子濤比張平傑小几歲,兩人皆是在大學任教,對於科學領域內的事情,自然是非常熟悉的。
當然也知道哪些發現更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我們行了一些推算,就目前來說,潛在的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可能已經超過了三十個。”
當然這只是樂觀的估計,畢竟有些發現很重要,但他並不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的數字同樣也表明在過去的這幾年中,這裡的科技發展是合同的迅速。
張平傑想了想,吐了口煙說:
“理論是沒問題,但是也要看應用,看時間,看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趙子濤連忙說道:
“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前些天在物理會議上,與大家討論了一下,我們估計,未來二十年,我們很有可能迎來前所未有的科技大爆炸,很多發明創新很有可能誕生於我們這裡。”
滿懷期待的看著好友,趙子濤繼續說道:
“這一切,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張平傑說道:
“可不是嗎?過去,這一切,可都是連想都不敢去想的,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