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纏身的現實,使得醫生要求他長期休養,但科羅廖夫非但沒有休養,甚至還更加賣力的工作了起來。
開啟公文包,從包中拿出個破舊的鋁製水杯時,科羅廖夫隨手將滾進杯子裡的勳章盒扔到一旁,忍不住抱怨道。
“又浪費了兩天的時間!”
精美的天鵝絨勳章盒與破舊的公文包在桌子上,對比非常明顯。這個公文包已經陪伴科羅廖夫多年了,他對物質生活沒有什麼追求,在另一個世界去世的時候,名下存摺只有16.24盧布,還有那隻從西伯利亞一直陪伴著他的鋁水杯。
雖然浪費了兩天的時間,但是科羅廖夫卻知道這些事情的重要性,西伯利亞的經歷告訴他,有些事情,看似無用,但卻是極其重要的
倒了一杯熱水後,科羅廖夫又一次走到了圖板前,上面掛著N1火箭的構造草圖。
“發動機,關鍵還是發動機……”
手握著鋁水杯,科羅廖夫的眉頭皺成了一團,
自從三年前住院之後,他就感覺到了自己剩餘生命的寶貴,所以決定與死神賽跑,在離開這個世界前將人類向宇宙中送的更遠一點。
從那時候起,科羅廖夫工作的時間更長了。
“關鍵是KORD系統透過調整推進劑的流量對第一級外環的24個發動機進行推力差動控制,並可以關閉彼此相對的故障發動機,保證火箭正常飛行……”
KORD是俄文的縮寫,意為火箭推力控制器,對火箭所有發動機進行控制。在另一個世界,KORD無法對一些快速出現的事件做出迅速且正確的回應,所以導致四次發射都以失敗告終。
但是現在,科羅廖夫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KORD,微處理器,現在,可以著手準備地面試驗了……”
就在科羅廖夫盤算著這些時,感覺身體極其不適的他,還是坐了下去,喝了兩口水之後,感覺仍然不舒服的他,還是拿起了電話。
一個多小時後,在發射場醫院裡,看著即將被推進手術室的科羅廖夫,聞訊而來的副手瓦西里·米申,說道:
“謝爾蓋,我認為應該回到的莫斯科再進行手術,那裡有更好的醫生和醫療條件。”
面對助手的勸說,科羅廖夫說道:
“沒事,只是一個小手術而已,這樣的小手術,在這裡做就行了。”
醫生診斷的結果很簡單——就是坐了太長時間的汽車,因為顛簸引起的痔瘡,這樣的小毛病,當然不需要去莫斯科了。
儘管醫生並不願意給這樣的大人物動手術,但是在科羅廖夫的堅持下,手術還是在拜科努爾進行。
“再過幾天,我們就要進行第一次地面試驗,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耽誤了我們的進度,瓦西里,月亮就在那裡……”
說罷,科羅廖夫笑著對醫生說道:
“好了,醫生,進手術室吧!”
就這樣,科羅廖夫被推進了手術室,在進行麻醉之前,醫生看了一眼他的下巴,注意到他下巴的傷痕,特意摸了下,問道。
“你的下巴受過傷?”
“是的,在監獄的時候,下顎斷了。”
聽著他的回答,醫生想了想,說道:
“護士先給總工程師同志插好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