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有太多的秘密。
雖然如此,但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永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不是秘密,什麼是秘密。
就像所有的蘇聯人都知道,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知道蘇聯的火箭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知道在過去的幾年裡,蘇聯向月球,向金星,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但是除此之外,對於火箭是誰研製的?
火箭是在哪裡發射。
絕大多數人都是一無所知的,人們永遠只是從報紙或者廣播之中聽到,看到一段話——蘇聯又一次成功發射了宇宙飛船或者衛星。
哪怕就是西方國家的高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已經拍攝到了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情況下,這個地方對於蘇聯人而言仍然是度保密的任何窺探者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對於此,居住在發射場附近的哈薩克當地人是非常清楚的,他們知道在那個被鐵絲網圈住的地方是絕對不能夠靠近的。不僅那裡如此,就連進出那裡的汽車也不能夠靠近,因為,靠近那些汽車可能就會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
不過幸好,運往發射場的物資大都是透過火車進入發射場,只是偶爾會有一些車輛從這裡駛過,就像現在一輛勝利小轎車和吉普車在碎石公路上行駛時,附近的牧民就會主動的避開,在避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坐在汽車後排的不是別人,正是科羅廖夫,儘管他設計的火箭把衛星和人類送上太空,可是對於他,外界是一無所知的,不過對於蘇聯高層來說,他並不是什麼秘密,就像現在,他就是剛剛接受要阿拉木圖接受過當地的授勳——這很正常,他除了有莫斯科實頒發的勳章之外,還有其它十幾個加盟共和國的勳章。
不過,現在那枚金質的勳章,被他隨意的放在公文包裡,公文包依然還是那個破舊有二十多年曆史的舊包。
手中拿著一份檔案的科羅廖夫在翻看檔案時,忍不住驚吧道:
“速龍微處理器……有了它,我們在發動機控制上碰到的問題,應該可以得到解決,50微米,3068個電晶體,真的很了不起啊!”
驚歎之餘,科羅廖夫又說道:
“不過這種微處理器太昂貴了,一塊微處理器要上萬盧布。”
即便是作為總工程師,他也不得不為晶片的昂貴而驚訝。
“總工程師,我聽說電子研究機構已經開始研究這款微處理器,相信很快,我們就能仿製成功的。”
“嗯,希望吧!一枚N1火箭至少需要20塊這樣的微處理器,如果靠進口的話,我們的經費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花費在這上面,而且,這些微處理器都是用黃金買來的!”
雖然科羅廖夫並不瞭解外貿,但是他很清楚,從國外購買各種器材需要什麼——黃金或者美元,而蘇聯往往只能提供前者,因為後者太稀缺。因為選擇易貨貿易的關係,蘇聯缺少美元等外匯,往往只能用黃金付款。
“軍方並不支援我們的探索行動,認為這是在浪費資金,他們需要更多的資金造導彈,所以,我們必須要節省每一個盧布……”
和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有充足的資金保障不同,蘇聯的登月計劃並沒有充足的經費,如果不是因為科羅廖夫擅於和高層打交道,恐怕這個計劃早就被軍方叫停了!
就這樣,坐在車裡的科羅廖夫,一邊翻看著這份說明書,一邊在心裡構想著他的火箭。
其實,他的火箭已經完成了基礎設計,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著問題,不過這並沒有什麼,無論是發射衛星還是送太空人上天時,都不是必然成功的,冒險……人類的太空事業就是如此。
“關鍵的還是第一級的30臺發動機的控制……”
在科羅廖夫思索著如何用速龍處理器控制發動機時,車隊在檢查站停了下來,負責發射場安全的內務部軍官透過車窗,仔細的檢視每一個,哪怕是科羅廖夫也不例外。
這是原則。
就像非計劃飛機不得在發射場內部機場降落一樣——因為在阿拉木圖受勳回來時搭的並不是計劃內飛機,哪怕是科羅廖夫的飛機也能在距離發射場一百多百公里外的機場降落,然後乘車返回發射場。
在蘇聯保密原則是至上的,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一個小時後,一路顛簸的科羅廖夫終於回到了辦公室,或許是因為長時間坐車的關係,感覺極其不舒適的他,皺了下眉頭,甚至摸了一下心臟,三年前,他因為心臟病突發住進醫院。養病期間,又發現他的腎臟有問題,這是早年的苦役犯生涯帶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