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再過幾年,伴隨著菲律賓的經濟日益落後的局面,他們最終會選擇我們的。”
程望捷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說道。
“嚮往好日子……這是人類的本能,他們一定會遵從這種本能。”
“這是他們的本能。”
抽了一口雪茄,趙成剛用頗為平靜的語氣說道。
“唯一的問題就是——2300萬菲律賓人是不是願意成為唐人?”
之所以說是2300萬,是因為在菲律賓還有大約600萬人是唐人或者有唐人血統,尤其是後者,作為唐人下南洋定居最早的國度之一,在呂宋島,尤其是馬尼拉周圍,有相當一部分人有唐人血統,而這些人,也是他們未來能否統治菲律賓的關鍵。
聽委員長這麼說,程望捷說道:
“他們願意,我們還不願意呢!我們又不是過去扶貧的,我們只不過是為了利用當地的勞動力而已。”
其實,這也是棉蘭老想要“以小吞大”的根本原因——因為現在的棉蘭老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
“我們在技術上遠遠落於南洋,在人力成本上卻又越來越高,即使是靠著這幾年的產業轉移的和金融領域的發展,短期看沒有問題,可沒有人力的補充,不能拉低勞動成本,棉蘭老的發展前景必定會受到限制,所以,2300萬廉價勞動力才是根本,扶貧……”
搖了搖頭,程望捷說道:
“這個大家真的沒有興趣。”
“我也沒有興趣,但是,我們需要把菲律賓變成唐人的菲律賓,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撫夷歸夏”,我們需要透過教育等各方面的影響,讓菲律賓人說國語,改漢姓,最終一點點成為我們中的一員,而這是發展的必然,也是我們在未來需要面對的——要麼我們獨立出去,要麼我們就利用經濟等方面的優勢一點點的把菲律賓變成我們唐人的菲律賓!”
菲律賓變成我們唐人的菲律賓!
這是多年前,閣下對趙成剛的叮囑,這些年他也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棉蘭老是可以獨立,但是,一個兩百多萬人的國家,即便是獨立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暹羅一樣。”
“暹羅……”
程望捷想到去年去暹羅時,當地的變化,便說道:
“聽說現在的暹羅,有60%的人口會說國語了,80%的人口都改成了漢姓。”
“是啊,不僅僅是因為暹羅本身就有差不多一半人口是唐人或者有唐人血統,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學習國語可以讓他們在經濟上受益,當然,現在在菲律賓也有很多人在學國語,但是這還不夠,三年……三年之前,我們能不能進入菲律賓參加選舉,並且擊敗競爭對手,並不僅僅只是經濟,還有就是國語!”
看了一眼窗外山下的都市夜景,趙成剛稍微頓了一下,說道:
“只要菲律賓有60%的人說國語,改漢姓,那麼我們就能夠用他們的方式贏得整個菲律賓,這樣,五十年之後,菲律賓就會成為我們唐人的菲律賓,這個世界上或許會有菲律賓人,但他們會是唐人。”
凝視著窗外的趙成剛在提到“唐人”時特意加重了語氣,他說道:
“就像現在的棉蘭老一樣,這裡生活著130萬唐人,還有110萬呂宋人,至於本地的摩洛人,只剩下30多萬,可呂宋人也好,摩洛人也罷,他們都正在唐人化,就像……西南的苗人一樣,入山為苗,出山為漢,他們會一點點的變成我們!”
看著站在窗邊的委員長,程望捷想了想,說道:
“委員長,那麼馬斯科呢?他也有唐人血統,他是唐人,還是菲律賓人呢?而且,他現在……好像就在三寶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