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林蔭道下的露天咖啡廳裡,一些客人們正在那裡看著報紙,偶爾的他們也會談論一些事情,因為這裡距離愛麗捨宮只相隔一個街道,再加上附近有眾多的官方機構,所以人們談論的大抵上都是政治,而其中有不少話題都涉及到“伊拉克”。
南洋在伊拉克發動的“恢復自由行動”,給世界帶來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不是因為南洋掀了桌子,直接把聯合國像舊抹布一樣丟進了垃圾桶。而是因為南洋華麗的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甚至顛覆了人們對戰爭認識的戰爭方式。
“……這是一種最具人道主義精神的打擊方式,戰爭不會再給平民帶來傷害,只會懲罰那些發動戰爭的人。”
“可是我們要看到現在是南洋在入侵伊拉克。”
“他們是為了幫助伊拉克國王……”
在巴黎的政界對於南洋的行動,也存在著分歧,有保守主義者支援南洋的行動,也有左翼力量認為南洋是在進行“入侵行動”。
正在用著午餐的艾蒂安.布蘭.德羅齊埃,就這樣聽著他們的談話,偶爾的思索著一些問題。
這時,一個人走到德羅齊埃跟前,表示希望與他共進午餐,同時談一些可能涉及雙方利益的事情。
鋪在寬闊林蔭道上的法國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變得像金屬一樣,呈現出蜂蜜的顏色。然而見不到一點秋意,天氣暖和,德羅齊埃面對柔和的陽光,他並沒有拒絕,輕聲答道:
“為什麼不去呢?”
德羅齊埃又看了看面前的南洋人,在巴黎的外交圈中,有不少東亞人,但是南洋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他們不像唐山人那麼嚴肅,又比日本人、韓國人更高大,而且他們普遍都是體格十分健壯的人。
德羅齊埃心想著,
“總的來說,他們十分健康、富庶,且追求身體上的強健,這是可以理解成,他們和大多數東方人的區別,雖然他們骨子裡仍留有東方式的含蓄與儒雅,但是他們崇尚力量與科學,這可以理解他們的很多行動。”
這是法國外交部對南洋人的評價,事實上,南洋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他們的臉上大都帶溫和且自信的笑容,這有別於其它人。
是自信,而不是自大!
“請問你是?”
“秘書長先生,我來自“大明宮”!”
來人並沒有掩飾他的身份,他看著德羅齊埃,說道:
“我希望我們能夠就一些我們彼此都關心的問題,交換一下意見,以非官方的方式。”
交換意見?
非官方的方式?
德羅齊埃看著對方,目光中帶著疑問。
作為愛麗捨宮的秘書長,他是一名外交官。同時也是總統戴高樂的戰友,四三年時他曾是戴高樂的副官。
瞭解德羅齊埃的人都知道他的臉上永遠都帶著微笑,這使得和他共事的人感到非常親切,但是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做事從來都是是柔中帶剛的。
此時,德羅齊埃的臉上就帶著微笑,說道:
“彼此都關心的問題?你是說伊拉克嗎?”
在伊拉克的問題上,法國的立場很清楚——譴責,這並不是因為法國在黎巴嫩的力量存在,而是為了給美國添堵,美國那邊已經明確表示了對南洋的支援,甚至還驅逐了伊拉克外交官,英國那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