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年中,章志權和他的團隊表現出了驚人的毅力。他們就這樣實驗室裡,夜以繼日地工作。
篩選了上千支真菌後,沒有得到任何滿意的發現,但是他們依然沒有放棄。也許是上天眷顧,一年後,篩選到第3800株真菌後,他們發現黴菌的培養液顯示出強大的抑制活性。
活性成分被證明是已知的物質——橘黴素,能夠強烈抑制HMGCoA還原酶,並且降低了大鼠的血清膽固醇水平。但是,由於其對腎臟的毒性,該研究被暫停。儘管如此,這種初步篩選的經驗給了他們極大的希望和勇氣,堅定了他們未來可以發現更好的活性物質的信心。
回憶著兩年來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章志權自言自語道:
“就是99%的汗水而已,現在可能才流了50%的汗水……”
也就可能是98%,就只差臨門一腳了,現在他們每天都在做艱苦的工作,直到疲憊不堪。
在過去的兩年中,他們檢測了多達6000株真菌培養液。
“博士,”
章志權剛走進實驗室,龍白康就介紹道:
“這位是林永升,畢業於永平大學,剛剛加入試驗室。”
“你好,博士。”
“歡迎你的加入。”
歡迎之餘,章志權又問道:
“怎麼樣?今天的樣品都準備好了嗎?”
“都已經準備好了,”
林永升一邊回答,一邊介紹著樣品的來歷,很快,他們就開始了工作。
和往常一樣,在簡單瞭解了一下這些樣品的來歷之後,章志權便檢查著培養皿,突然,他驚喜的說道。
“Pen3751可以了進行分離了。”
聽著博士驚喜聲,林永升問道:
“Pen3751是什麼?”
“Pen3751從我們從長安一家雜糧店收集的大米樣品中分離出來了一支真菌,這是一種藍綠黴菌,會汙染橘子,甜瓜等水果。但是由於活性化合物生產率非常低,這個培養皿差不多已經用了一年時間,”
當天的,才從培養液中分離出活性成分。他們終於找到了第二個具有活性的真菌培養液。
最終,在這一年7月,章志權分離出了抑制性化合物——ML236B,也叫做美伐他汀。於是第一個他汀就這樣在南洋誕生了。
而此時,作為實驗室出資方的健民藥業,此時還不知道,在這一天,他們獲得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良藥——在未來他汀類藥物不僅會救治數以千萬的病人,而且還將會給公司帶來千百億元的收益。
很多時候,無數發明創新,就是這樣因為一些機緣和偶爾所發現,而南洋的發展過程中,總是有著太多的像章志權這樣的科研人員,他們的智慧和汗水一點點的改變著這個國家,將這個國家從“貿易立國”轉向“技術立國”。
而十五年如一日的對教育的重視,使得新一代學者終於在各個方面發揮出了他們的才能,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人,原本會因為戰火或者教育等因素被埋沒,或者因為際遇而默默無聞。
但是現在當他們在南洋接受了現代的高等教育之後,伴隨著南洋的崛起,尤其是南洋在科技上投資,使得他們能夠在很多領域取得令人驚訝的成就。
有時候,他們的成就所改變的並不僅僅只是個人的命運,甚至還改變了人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