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期的談判,關於古巴僑民撤返一事,外交部已經在昨日與古巴當局達成了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古巴當局允許南洋派遣飛機以及船隻撤返僑民,並允許每個僑民攜帶重量不超過100公斤的個人財物……”
聽著收音機裡傳來的新聞,對章志權的嘴角上揚,雖然新聞中只提到了外交官員們的斡旋。
但是身為一名有機化學博士,可是聯絡到上個月美國在古巴行動的失敗,再聯絡到海軍艦隊“訪問”北美的新聞,答案是昭然若揭的。
“應該說是海軍演習讓他們害怕的了,果然這個世界到底還是害怕強權的。”
雖然強權不好,可是這個時候,章志權的心裡得出一個結論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國民自豪感。
這種自豪感是發自內心的!
與南洋的年青學者一樣,章志權也是在唐山讀的高中,而後考進了南洋大學,在南洋大學,學習有機化學,從本科到碩士,然後又赴美國讀博士。
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對南洋充滿了感激,畢竟,如果不是南洋,他甚至都沒有機會讀大學。
所以,他對南洋的歸屬感非常強烈,也正是這種歸屬感,讓他湧現出這樣自豪感。
美國不是南洋,南洋也不是美國!
美國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南洋做不出——南洋成功的保護了本國國民的財產,至少在一定程度上。
就這樣,一邊聽著收音機裡的新聞,章志權一邊駕駛著汽車進入公司,作為薩茲實驗室的一名研究人員,在過去的兩年中,他一直在進行著一些研究。
早在讀研究生時,就對膽固醇的生物合成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還特意給康拉德·布洛赫寫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在他的帶領下學習。布洛赫是對膽固醇及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研究的權威。
在美國,章志權注意到,美國的老年人和超重的人非常多。在他居住的社群中,有許多老年夫婦獨自生活。他時常看到救護車來,將心臟病發作的老人送往醫院。而冠心病是美國的主要死因,當時美國患有高膽固醇血癥——即冠心病的先兆的人數,已超過1000萬人。
而在布洛赫身邊學習的經歷,讓他明白人體內的膽固醇來源主要有兩種,可以由身體合成,也可以從食物中吸收穫取。而研究表明在人類中,肝臟中產生的膽固醇遠遠超過了飲食中吸收的膽固醇,而HMGCo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被證明是控制膽固醇合成速度的酶。
基於這些事實,章志權推測膽固醇合成抑制劑,特別是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將是降低膽固醇的有效試劑。當時的情況是,市面上降脂藥種類眾多,但沒有一種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各國尚未開發出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具有超高科學敏銳性的章志權意識到了開發降膽固醇藥物的重要性。在美國順利完成學業後,返回長安繼續攻克這個難題。
回國後,薩茲實驗室給了章志權很大的自由,使得他有機會從事自己選擇的專案。
也正是在這裡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想法:在真菌中尋找能阻止HMGCoA還原酶的物質。
在章志權走出汽車,往電梯走去時,在實驗室內,剛從分配過來的林永升,一邊整理著今天要用的真菌樣品,一邊有些好奇的問道:
“咱們研究的為什麼會是真菌?在真菌裡能找到能阻止HMGCoA還原酶的物質嗎?”
白龍康反問道:
“咱們的實驗室是怎麼來的?”
林永升回答道:“薩茲先生髮明的鏈黴素啊。”
“其實,章博士選擇這個方向就是受薩茲先生的啟示,他認為細菌與人類一樣,也需要膽固醇,才能使細胞壁保持在一起。因此,某種真菌可能會進化出某種物質,作為對需要固醇生長的微生物的防禦機制。
現在,我們只需要找到合適的真菌即可。”
於是在實驗室的支援下,他們開始了工作。受弗萊明在黴菌方面成功的啟發,章志權團隊開始使用大量的真菌培養液篩選合適的化合物,這其中還涉及到複雜的檢測技術。
所有人都知道,這就像買彩票一樣,就是一場賭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