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訂閱) (2 / 4)

對此,赫魯曉夫並不覺得有什麼新鮮的,畢竟,蘇聯也有高速鐵路,甚至蘇聯還正在修建從莫斯科到柏林的高速鐵路,甚至他們正在計劃,正高速鐵路把整個華約組織串連在一起。

當然,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蘇聯的高鐵技術源自於南洋。而這涉及到兩國的秘密技術合作,當然,對此赫魯曉夫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坐在風馳電掣的子彈列車上,赫魯曉夫更多的是與李毅安聊著車窗外的種植園。

“你們開拓了大量的種植園,種植油棕、咖啡和其它的熱帶作物。這一點,我們也在幹,我們也開墾了大量的土地,我們會收穫更多的糧食,養殖更多的牲畜。”

在赫魯曉夫指著車窗外的種植園,這麼說的時候,李毅安則說道。

“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發展農業,南洋是個熱帶國家,土地貧瘠且降水量大,所以並不適合發展農業,我們現在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以滿足國內的糧食、肉類以及牛奶等方面的需求,從非洲進口!相比南洋,那裡更適合發展農業。”

從非洲進口!

李毅安這麼說,實際上是在提醒——你們怎麼還沒把手伸進非洲啊,只有你們把手伸進了非洲,咱才能在未來的合適的時機,以自由世界捍衛者的身份,保衛非洲不是。

我可想死你們了。

你們怎麼能不行動呢?

“那是一種殖民掠奪,如果換成我們,我們會幫助當地人建設他們的國家,而不是掠奪他們資源!”

赫魯曉夫依然站在他的立場上,這種立場上的根本分歧,才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畢竟,冷戰本身就是這種根本立場上的分歧。

而這種立場上的分歧導致了雙方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更不可能談的攏。

隨後,赫魯曉夫則又補充道,

“就像你們和英國人弄的“印度洋銀行”以及大洋英鎊一樣,本質上就是為了掠奪非洲的資源。”

“我們是以一種公平貿易的方式,從當地購買物資,他們有了外匯,才能夠購買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但是你們經互會,卻人為的操縱價格,透過不等價交換,從東歐、東大、朝鮮以及蒙古等國掠奪資源。”

李毅安的回擊也是乾脆的,經互會一開始成立就是為了掠奪資源,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蒙古的農牧產品就以極低的價格出口蘇聯,其出口的頂級純羊毛的價格,甚至不到國際市場的20%,包括而其它東歐國家出口蘇聯的商品價格,也比國際市場低10%甚至50%,而真正的受益者只有蘇聯。

當然這也是他們建立這套模式的根本原因,只不過他們的吃相太難看了。

“我們之所以建立印度洋銀行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整個英聯邦的經濟發展,採用共同市場的模式,推動經濟,至於你所謂的掠奪,完全是無稽之談。”

在反擊之餘,李毅安並沒有忘記利用這個時機向對方灌輸“現代金融”觀點,或者說告訴對方最好的掠奪是——要拔羊毛還不能讓綿羊叫。

其實就是把赫魯曉夫往一條路上去引——讓他看到成立這種國際銀行對蘇聯的好處。

然後呢,南洋再稍微表現出一些興趣出來。到時候受到刺激的肯定也就是美國了。

這也是為什麼邀請他來訪問南陽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當工具人。

雖然赫魯曉夫並不懂得金融,但是蘇聯對印度洋銀行早就是了如指掌,現在一聽李毅安的解釋,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不過明白歸明白,到最後赫魯曉夫仍然固執的說道。

“經互會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之間的互相幫助,而且在很多時候,他們的商品出口價格低,無法順利出口,就是因為你們的制裁與封鎖。所以根源在你們的身上!”

好吧,一切責任都在外方。

整整一路上,雙方的辯論就像是針尖對麥芒一樣,中途下車後,一行人又乘車去了附近的一家養豬場,相比於之前爭執,在進入現代化的養豬場後,赫魯曉夫終於沉默了下來,尤其是在得知這座養豬場,每年出欄50000頭豬之後,已經是驚訝的合不攏嘴了。

“一年50000頭,這怎麼可能呢?而且你們的養殖密度這麼高,難道就不怕它們生病嗎?”

赫魯曉夫好奇的問道,畢竟,在蘇聯一個養豬場的年出欄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多頭。

這個養豬場的規模是蘇聯的幾十倍啊。

“現代化規模化養豬是一個集畜牧獸醫、飼料營養、經營管理多種技術於一體的,而科學飼養使豬的生長速度加快,利用率提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