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埋葬你!”
早在兩年前,赫魯曉夫就曾對整個西方世界發出這樣的聲音!
這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是發自內心的,至少赫魯曉夫是發自內心的,哪怕是來到南洋之後,面對南洋輝煌的成就,他一語道破一個事實——你們輝煌的背後,人們是什麼都沒有的。
對於此,李毅安並沒有和他就這個問題進行更多的爭執。
在有些問題上是爭執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的。
最終只需要用事實說話就可以了。
於是他就繼續陪同赫魯曉夫參觀,當然,與蘇聯人喜歡安排訪問者去參觀工廠、水電站等級宏大的工業設施不同,李毅安更願意向他呈現出南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就像他之前說的那樣——生活是無處不在的。
當然工廠還是要參觀的。
在工廠裡參觀的時候,赫魯曉夫一行人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機床上——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南洋的數控機床技術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式的發展,不少工廠都採用了數控機床,對於這一技術,他們還是非常渴望的。
相比於對數控機床的興趣,赫魯曉夫一行人對南陽工人的生活一點兒都沒有興趣。
問了那也是……
因為眾所周知,南洋工人每週只需要工作5天,每天8個小時。如果加班的話肯定是要支付加班費的。
跟蘇聯差不多也是如此,蘇聯是沒有加班的,只有義務勞動,現在比如星期六義務勞動,
至於加班費……都已經是義務勞動了,哪裡還有什麼加班費。
這是大家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好不好?
於是乎,他們在南洋的工廠參觀時更多的是關注南洋的先進生產裝置以及那些產品。
至於什麼工人的福利,工人的食堂,工人的生活——也就是象徵性的參觀一下。
頂多也就是了解一下,找到了一些差距。然後有針對性的改進一下。比如在工人的家庭之中,發現他們的家裡差不多都有冰箱之後,赫魯曉夫就直截了當的說道:
“很快,所有蘇聯人的家裡也都會有冰箱的。”
同行的米高揚則在一旁補充道:
“我們的冰箱之所以沒還沒有進入千家萬戶,是因為俄羅斯的冬天太長了。和南洋不一樣,南洋地處熱帶更需要冰箱來儲存食物。”
雖然角度很新奇,但是卻讓同行的其他人也找到了新的角度,同行的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說道:
“確實,這正是兩個國家最大的區別,蘇聯位於北方,氣寒冷,所以我們首先普及了暖氣,所有的家庭都有了暖氣,南陽位於熱帶,所以他們的家庭之中需要使用空調製冷,但是,這裡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用得上空調,只有一小部分家庭能用的上。”
葛羅米柯的話音剛落,周圍就是一陣笑聲。
看了葛羅米柯一眼,李毅安不得不承認這傢伙反應可真夠快的,角度也夠刁鑽的,難怪能夠成為蘇聯時代任職時間最長的外交部長。
在未來的20多年中他都會擔任這個職務!
絕對的政壇不倒翁啊!
但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嗯——你說的對。
有道理!
你們又贏了!
在長安參觀了一天之後,他們又乘坐南洋的子彈列車前往古晉。